百川亦汇归南海,望秩灵祠自历朝。
石镌凤书苔藓驳,像垂龙衮水云飘。
波鸣海市晴输税,雾捲鲛宫夜贡绡。
日暮商飙动林木,鼓声催起海门潮。
百川亦汇归南海,望秩灵祠自历朝。
石镌凤书苔藓驳,像垂龙衮水云飘。
波鸣海市晴输税,雾捲鲛宫夜贡绡。
日暮商飙动林木,鼓声催起海门潮。
这首诗描绘了南海神祠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的历史底蕴。开篇“百川亦汇归南海”,以百川汇聚象征着无数朝代的敬仰与祭祀,展现出南海神祠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接着,“望秩灵祠自历朝”进一步强调了神祠作为历代祭祀之所的神圣性。
“石镌凤书苔藓驳,像垂龙衮水云飘”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神祠内石刻凤凰与龙像的精美与岁月痕迹,展现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之美。“波鸣海市晴输税,雾捲鲛宫夜贡绡”则以海市蜃楼和鲛宫夜献绡的传说,赋予了南海神祠神秘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融合,增强了诗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
“日暮商飙动林木,鼓声催起海门潮”最后两句,以日落时分的自然景象和海潮的涌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南海神祠在人们心中的永恒存在,以及它对航海者和商旅的重要意义。整首诗通过对南海神祠及其周边环境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灯昏香烬。屏掩帘垂,霜风划地凄紧。
冷落东篱,还是送秋将近。
忽听数声哀雁,下虚窗、一行云影。
似怨语,感离魂、过尽也无乡信。月浸寒塘烟暝。
叹孤飞、断苇欲栖难温。水远天长,博得雪泥纤印。
歧途更怜矰缴,望关山、偏多别恨。
又几度,警愁暝、清泪独揾。
文窗烟暖青禽语,蛮笺拟传兰讯。
细砑银光,轻匀雪浪,剪取海天云影。一椷携赠。
算最惬金闺,惜花心性。
写遍缠绵,红钤小印涴檀晕。
梦回展馀几幅,向墨花帘里,漫谱清韵。
砚试麋丸,灯挑凤胫,新句记愁难稳。圆蟾窥鬓。
待吟瘦春魂,露桃香暝。倦擘乌丝,焙茶消夜永。
前席金茎渴,后堂琼树阴。
替月助奁妩,因风拜楼心。
惊怪寻常燕子,尚记冷落园林。旧陪翠袖芳斟。
巾裹簇林檎。石罅楸局近,絮点砚痕深。
良辰美景,吾涯随分销沉。
况江山如此,人如此树,镜岩空对霜鬓侵。
台城树色斜阳暝,残钟隔林催到。
罨碧旧山门,黯楞轩孤窈。古苔萦绣葆。
指江令、断碑无帽。翠墨装题,红泥小印,认沧桑稿。
燕市触悲歌,丝丝鬓,迥忆王郎同调。
赚破嫩寒天,是红箫声拗。背吟秋易老。
恁词客、霜台焚草。海门月、今夜从君,趁骑龙烟岛。
倩魂飞向人间,满身都带蓬莱雪。
瑶台半倚,花瓷小种,洗妆无力。
西府藏娇,东皇试剪,妒他颜色。
想缟衣妃子,茜裙犹在,压损了,留仙褶。
吹瘦东风凉白。一枝枝、是侬愁魄。
柔香腻粉,三分成梦,七分成月。
却厌人家,几枝红烛,照侬今夕。
问沉香昨夜,可能同梦,梅花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