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名都,倚船窗、满幅髯苏游稿。
翠滴愁霖,玉喷飞泉,催客酿成清醥。
浮沉四海无拘系,论麋鹿、何知烦恼。
探囊底、题花彩笔,可随春老。
已挂城头片月,有红粉新妆,慰人怀抱。
左手把金蕉,右挹珠钿,极目万山清晓。
夜深鹤背寒如水,终难称、麻姑仙爪。
愿挥手、蓬瀛只在江表。
吴越名都,倚船窗、满幅髯苏游稿。
翠滴愁霖,玉喷飞泉,催客酿成清醥。
浮沉四海无拘系,论麋鹿、何知烦恼。
探囊底、题花彩笔,可随春老。
已挂城头片月,有红粉新妆,慰人怀抱。
左手把金蕉,右挹珠钿,极目万山清晓。
夜深鹤背寒如水,终难称、麻姑仙爪。
愿挥手、蓬瀛只在江表。
此诗《花心动》由明末清初诗人曹溶所作,描绘了夜泛之景,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首句“吴越名都,倚船窗、满幅髯苏游稿”,开篇即点出地点为吴越名都,以倚船窗的视角,展现满幅游稿的景象,既勾勒出舟行水上的情境,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游历的回忆与感慨。
“翠滴愁霖,玉喷飞泉”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雨滴和飞泉赋予情感色彩,以“愁霖”、“喷飞”描绘雨势与泉水的动态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催客酿成清醥”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雨滴比作酿酒的催化剂,使原本普通的雨景变得富有诗意,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清酒的喜爱与追求。
“浮沉四海无拘系,论麋鹿、何知烦恼”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间烦恼的超脱态度,通过“浮沉四海”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和洒脱的人生态度。
“探囊底、题花彩笔,可随春老”一句,以“探囊底”比喻寻找灵感,以“题花彩笔”描绘创作过程,表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情与执着,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已挂城头片月,有红粉新妆,慰人怀抱”几句,通过月亮和女子的比喻,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月亮如同女子的妆容,为诗人的心灵带来慰藉,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左手把金蕉,右挹珠钿,极目万山清晓”一句,以“金蕉”和“珠钿”象征珍贵之物,通过“极目万山清晓”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欣赏,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夜深鹤背寒如水,终难称、麻姑仙爪”两句,通过夜深时分的鹤背与麻姑仙爪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妥协。
“愿挥手、蓬瀛只在江表”一句,以“蓬瀛”象征仙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和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现实的超越与解脱。
整首诗以夜泛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去年别津乡,两岸麦离离。
亲戚知我行,晓出相追随。
系船五里沙,江水清涟漪。
俯窥皆白石,绿色可染衣。
何以谢送者,呼酒聊共持。
放杯不忍去,看我船解维。
至今念其处,岁月忽如驰。
还复见荠麦,青青满陵陂。
桃李亦尽开,风吹总成泥。
一岁春一来,少留能几时。
乃若远行客,日夜只欲归。
正须勤往游,步绕芳菲枝。
酾渠引微流,浮萍已生池。
无事但日饮,更赋涉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