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黄玉圃巡使台阳花果图》
《题黄玉圃巡使台阳花果图》全文
清 / 吴王坦   形式: 古风

尔雅自姬公,蒐讨穷大块。

后有山海经,所言同志怪。

荒略何从稽,于说亦荑稗。

乃知天地间,赋形各万派。

若非域外游,直犹等聋聩。

巡方绣衣行,几及扶桑界。

东溟凌沧波,惊涛历澎湃。

既至振纪纲,问民轸病瘵。

闻见往往殊,耳目为一快。

其中植物繁,罗列登市卖。

五色烂然陈,厥状难尽话。

细文如锦章,粗文如方罫。

枝叶非寻常,异味皆可嘬。

召工写此图,摹仿在公廨。

碧绿与丹朱,肖真事挥洒。

称名复辨种,按之悉能解。

我生里闬间,未得广行迈。

多识惭古人,拘墟徒自絓。

晴窗试展看,意旷若脱械。

虚名玷使星,愿无远弗届。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吴王坦所作,名为《题黄玉圃巡使台阳花果图》。诗中描绘了作者对一幅描绘花果的画作的欣赏和感慨。

诗的开头提到“尔雅自姬公,蒐讨穷大块”,引出了古代文献《尔雅》和《山海经》,强调了对自然万物的探索和记录。接着,“荒略何从稽,于说亦荑稗”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和对知识的渴望。

“乃知天地间,赋形各万派”一句点明了自然界万物形态多样,各有其独特之处。接下来,“若非域外游,直犹等聋聩”则表达了对远方世界的向往,认为不亲身体验便如同聋子一般无法真正理解世界。

“巡方绣衣行,几及扶桑界”描述了巡使远行至东方边界的壮举,展现了对未知的探索精神。“东溟凌沧波,惊涛历澎湃”描绘了航行的艰难与壮丽景象。

“既至振纪纲,问民轸病瘵”表现了巡使到达目的地后,整顿秩序、关心民生的情景。“闻见往往殊,耳目为一快”则表达了对新奇事物的兴奋和满足感。

接下来,诗人详细描绘了花果的种类和形态:“其中植物繁,罗列登市卖。五色烂然陈,厥状难尽话。”“细文如锦章,粗文如方罫。枝叶非寻常,异味皆可嘬。”

“召工写此图,摹仿在公廨。碧绿与丹朱,肖真事挥洒。”描述了画师将这些花果绘制成图的过程,以及画作的生动与逼真。

“称名复辨种,按之悉能解。”表达了对画作中植物名称和种类的了解和赞赏。

最后,“我生里闬间,未得广行迈。多识惭古人,拘墟徒自絓。”诗人感叹自己未能广泛行走四方,见识有限,感到愧对古人。但通过这幅画,他仿佛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旅行,感到心情舒畅。

“晴窗试展看,意旷若脱械。”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的喜爱和内心的自由感。

“虚名玷使星,愿无远弗届。”诗人以谦逊的态度结束,表示虽然自己的官职微不足道,但希望自己的影响能够遍及更远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描绘花果的画作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知识、探索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经历局限的反思和对心灵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吴王坦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次韵德升颐轩诗五首·其四

金銮赐第新搴桂,铁幕官期未及瓜。

隐几蒲团无一事,五车关眼未昏花。

(0)

凤凰山泉石胜绝去城无几里而前此未有知者偶因休吏与文中良器二士访寻得瑰奇卓绝之观于荆棘草莽间相顾大笑因崇基趾筑亭榭疏泉甃池为登临啸咏之地九月二十五日游陟归夜作小诗十首·其二

浑浑泉源泻一溪,碧涟方沼烛须眉。

便须牵率诸君贺,却向山中得凤池。

(0)

庙宅

素王遗庙屋渠渠,老桧阴浓耀碧虚。

无复升堂闻古乐,尚传开瓮得丹书。

(0)

喜中散兄将至

两年侨寓为知音,百指仍携就泛金。

蝇集树榛曾掣肘,鱼传尺素喜回心。

无边红芰邀同醉,不尽青山得共寻。

白首居诸良会少,对床免被别愁侵。

(0)

赠讲华严惠照大师

松陵讲舌看澜翻,滞论冰消瞬息间。

觉性已明华藏海,退身聊遁莫釐山。

识真久认鱼筌假,处静因求麈尾閒。

我是殊庭仙隐吏,二年云水共跻攀。

(0)

蒙若拙宠次陈敏彦韵三和·其三

韶颜秘殿赐恩袍,白首山城始梦刀。

竹坞有诗缘二妙,棠阴无讼赖诸曹。

消閒不废持螯饮,结课曾微汗马劳。

更拟松江理烟艇,如归亭上踵三高。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