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丛含雨气,燥叶领风声。
即是图边见,犹令客况清。
阴丛含雨气,燥叶领风声。
即是图边见,犹令客况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竹林的画面。"阴丛含雨气"写出了竹林在湿润的空气中显得幽深,仿佛饱含着雨水的气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湿润的氛围。"燥叶领风声"则通过描绘竹叶在秋风中的沙沙声响,增添了动态感,让人感受到一丝凉意和自然的韵律。
诗人身处画中,看到这幅竹林图,不禁让他的心境也变得清新起来,"即是图边见,犹令客况清",这里的"客况"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旅人情怀或者在外漂泊的感受,画中的竹林似乎给他带来了片刻的宁静与慰藉。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林的景象,并借此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富有意境。
虚馆涵景阔,遐观展幽心。
水云自闲澹,千载宁异今。
潮生泛舟去,栏楯动黝深。
野树开田庐,平绿日半阴。
浙塘似髣髴,久客含沉吟。
颇忻溪庖鲜,笋荔供酌斟。
孤塔忽心晚,林飞羡归禽。
丘樊会当返,即此思投簪。
湘湖莼线正宜羹,一舸涛江汎晓晴。
屋破不妨从客借,田荒自欲课奴耕。
不随不激真吾事,乍佞乍贤皆世情。
从此一麾江海去,西风断雁冷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