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折杨柳》
《折杨柳》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儿家门前杨柳枝,南来北往折残时。

去去青骢都不返,郎行莫再挽青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家庭场景,以门前的杨柳枝作为情感寄托。"儿家门前杨柳枝",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女子的家园,杨柳象征着青春与离别,常被用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南来北往折残时",暗示了过往行人频繁,女子可能在送别中折柳,见证了无数离别之苦。

"去去青骢都不返","青骢"是骏马,这里暗指远行的爱人,言其离去后不再回头,表达了女子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离别的无奈。最后一句"郎行莫再挽青丝",女子恳切地叮嘱,希望远行的郎君不要再轻易触动她如青丝般柔顺的头发,寓意着她不愿再承受离别的痛苦,希望彼此能长久相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折柳这一常见意象,传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间情感色彩。王夫之作为明末清初的文学大家,此诗也体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得孙克咸死难信·其一

不讯孙嵩久,疑君变姓还。

关门人渐至,死丧信初传。

血化空山火,魂依子夜鹃。

平生谈侠气,草草一躯捐!

(0)

延平书怀

江潭新叶落,庾信迥添愁。

门掩千家雨,寒归万井秋。

戈船横浙水,铁骑绕虔州。

昨夜金章下,传封恩泽侯。

(0)

恭跋中宪大夫常理斋先生传后·其三

浣花千载拜忠祠,父老春秋莫更悲。

溪水沈沈明月夜,定将工部细论诗。

(0)

回疆竹枝词三十首·其三

爱曼都祈岁事丰,终年不雨却宜风。

乱吹戈壁龙沙起,桃杏花开分外红。

(0)

意难忘

凉月姗姗。伴兰心玉性,试语还难。

秋花分小影,秀句写冰纨。眉意浅,佩声残。

有珍重千般。略逗伊,隐花裙上,竹叶斑斑。

知音何苦轻瞒。者温存隐秀,慧思华年。

明明通尔汝,瑟瑟数悲欢。携手际,试颦间。

是意暖神寒。玉漏沈,芙蓉睡也,重靠栏干。

(0)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其十一李陵台

日暮官道边,土室容小憩。

汉将安在哉,荒台犹髣髴。

低徊为之久,怀古增歔欷。

长风吹旷野,飞雨千里至。

萧条苍山根,草木馀爽气。

常怜司马公,予夺多深意。

奏对实至情,论录存大义。

史臣司述作,遗则敢失坠!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