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台中县房里大甲两溪》
《台中县房里大甲两溪》全文
清 / 梁成楠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鸟嘴尖山何崿崿,白龙两缕排空落。

捲尽泥沙入海波,瀰迤盈眸石珞珞。

千年水石恣击搏,水飞石立相为虐。

有时水强挟石走,风雨声中猛虎作。

有时石强水波怒,龙蛇拗触势尤恶。

有时敌石潜师退,分道并侵争夺掠。

飞沫怒流震万霆,巧乎有道难容脚。

昔年乙酉初临渊,九十月交水始涸。

舟人捩柁舟如驶,急睨岸人抛缆索。

岸人齐力身手好,一声邪许无前却。

水推之行人力挽,不尔船同鱼纵壑。

劳生何啻百经过,今日孤云竟何托。

藤县中丞真好事,驻军大甲为筹度。

谬谓投鞭足断流,岂知铸铁空成错。

人谋不遂鬼谋空,徒峙神祠称锁钥。

今年丁酉我重游,日本工师事绳削。

积木高齐火燄山,一溪一溪成略彴。

真从枕席过鲜水,差拟复道萦剑阁。

万事始知难见巧,馀生所见今非昨。

寄书南北两飞鸿,行路虽艰艰亦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甲两溪的壮丽景象与复杂动态,展现了自然之力的雄伟与力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水与石的相互作用比喻为猛虎与龙蛇的争斗,生动地展现了水流冲击岩石的激烈场景。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观,也反映了人类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奈与努力。

“鸟嘴尖山何崿崿”,开篇即以鸟喙尖锐的山峰起兴,引出对大甲两溪所在环境的描述。接着,“白龙两缕排空落”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水流如同两条白龙般从空中倾泻而下,气势磅礴。随后,诗人通过“捲尽泥沙入海波,瀰迤盈眸石珞珞”两句,展现了水流冲刷泥沙,最终汇入大海,同时强调了石头在水流冲击下的形态,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暗示了力量的对抗与融合。

“千年水石恣击搏,水飞石立相为虐”进一步深化了水与石之间的冲突与较量,展现了自然界中力量的平衡与斗争。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有时水强挟石走,风雨声中猛虎作。有时石强水波怒,龙蛇拗触势尤恶。有时敌石潜师退,分道并侵争夺掠”等描述,生动地再现了水与石之间不断变化的动态关系,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力量对比。

“飞沫怒流震万霆,巧乎有道难容脚”则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诗中提到的“昔年乙酉初临渊,九十月交水始涸”、“舟人捩柁舟如驶”等细节,展现了人们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智慧与勇气,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努力。

最后,“藤县中丞真好事,驻军大甲为筹度”、“人谋不遂鬼谋空,徒峙神祠称锁钥”等诗句,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然现象的探索与理解,以及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奈与反思。通过“今年丁酉我重游,日本工师事绳削”、“积木高齐火燄山,一溪一溪成略彴”等描述,展现了人类利用智慧与技术改造自然环境的努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大甲两溪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美丽,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面对自然时的智慧、勇气与反思。诗中蕴含了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类自身能力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梁成楠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述间二首·其一

碧桃花放野人家,小市桥南路不赊。

睡起扶筇看花去,天风吹我箨冠斜。

(0)

访衲山长老

衲山野老频相顾,十日柴扉九不开。

祗为看云人未返,空劳候客鹤飞回。

高城雪下悲风动,大泽烟横朔雁来。

试挟孤筇问萧寺,西郊应巳见寒梅。

(0)

将之吴晚坐章有堂双桂花下集字赋诗留别·其二

高楼又见暮潮生,远浦孤帆一棹横。

晚色下山飞鸟尽,寒花迷径暗虫鸣。

几家细草依流水,无际秋江接古城。

明日虎丘堤上月,独随烟艇照人明。

(0)

詶潜夫先生见示作·其二

南方烽燧每惊闻,十亩溪田废晚耘。

何地渔樵堪寄迹,不教猿鹤怨离群。

同时国士哀黄鸟,只有空山自白云。

老我长松流水畔,可容名姓落尘氛。

(0)

蟋蟀鸣舟中

白蘋红蓼月明中,睡起■灯住草虫。

暂入故园惟有梦,何烦啼彻五更风。

(0)

淳湖·其三

柴门向江开,江风动林薄。

幸有数垂杨,映门似帘羃。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