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济上酒楼·其二》
《登济上酒楼·其二》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古风

济上有酒楼,醉仙像在兹。

我来一瞻拜,怅矣不同时。

孤城临孔道,处处飏青旗。

当时贺李辈,偶此泛金卮。

后人表芳躅,就地搆魏祠。

因悟贤达徒,所过留音徽。

方其混酒廛,悠悠孰见知。

饮者留其名,斯语信戏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济上酒楼的追忆与感慨。首句“济上有酒楼,醉仙像在兹”,点明地点与主题,酒楼之上,悬挂着醉仙的画像,营造出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氛围。接着,“我来一瞻拜,怅矣不同时”表达了诗人亲自前来瞻仰的激动心情,同时也流露出与醉仙未能同时共处的遗憾。

“孤城临孔道,处处飏青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显荒凉的画面,孤城矗立,青旗飘扬,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诗人通过这一景象,引出了对过去饮酒聚会场景的回忆:“当时贺李辈,偶此泛金卮”。这里提到的“贺李辈”可能是指当时的文人雅士,他们在酒楼中举杯畅饮,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人物与场景都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后人的纪念与追思:“后人表芳躅,就地搆魏祠”。诗人感叹于历史的变迁,人们为了纪念前人的事迹,建造了祠堂,但这并不能完全保留他们的精神与影响。

最后,“因悟贤达徒,所过留音徽。方其混酒廛,悠悠孰见知。饮者留其名,斯语信戏辞。”诗人深思熟虑,意识到即使是贤达之人,他们的足迹与名声也终将随时间消逝,只有那些在酒肆中留下名字的人,或许还能在后人心中留下些许印象。这不仅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题宁戚叩角图

月色夜轇轕,开门溪水明。

天机閒始得,诗思静还生。

柳影临流活,钟声傍夜清。

频醒尘土梦,飞步欲登瀛。

(0)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其五

桓桓邝将军,拟归集精兵。

凉秋八九月,伫看官陂平。

其馀持土苴,不战将自倾。

与子当并驱,笑敚南雄城。

(0)

感怀

百年如舜华,览之不盈把。

胡为蜗角争,流血遍原野。

不闻楚王孙,风雷生叱咤。

哀哉帐中歌,美人双泣下。

吟诗故不恶,饮酒亦大雅。

得失可忘言,富贵天所假。

(0)

画鲤

以为鱼耶,鳞甲已具。以为龙耶,头角未露。

时至则化,厥施斯溥。蜕骨天渊,苍生霖雨。

(0)

伯清兄弟在者三人次仲实又次季博有练溪别业连云庄弗肯分异户门应酬衣食用费宾客燕会岁一人递收其田租以掌之为计帐以相交付同堂异室内外无间言于兹有年矣是亦保家之善道也不然则力分而用广日且不给况能久而弗坠哉是宜诗伯清即韩分石

会稽公子谁与俦,埙篪并和声相求。

户门多事须应酬,茧丝谷粟岁递收。

公尔忘私无怨尤,娣娣姒姒俱淑柔。

醪醴洁治蘋藻羞,岁时祭飨礼数优。

譬如风波同一舟,戚则共戚休亦休。

彼哉何人此弗犹,兄弟生分如死雠。

上健下险森戈矛,黄金用尽身为囚。

令我感叹泪欲流,人无远虑多近忧。

(0)

蛇蟠石歌为濮乐閒司令作

吾闻万物之精上浮为列星,天星之精堕地或为石。

异哉此石似蛇蟠,其故要非人所测。

我疑芒砀赤帝子,披剑斫地白蛇死。

老妪夜哭天不闻,群小连蜷化为此。

又疑愚公移山时,此物欲与山俱飞。

苍黄不及蜕皮骨,操蛇之神手脱遣。

年多物变形质在,岂有毒心犹未改。

睨之非蚺亦非巴,雪色正类蕲州花。

徂徕小松叶如发,一龙五蛇相纽结。

咫尺常疑雷雨来,寻常颇耐冰霜冽。

醉李主人初得之,举杯弹琴咏新诗。

便能雅拜亦不俗,未可遂笑元章痴。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