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两度驻负尾,绝胜浑如初度来。
何必管弦誇热闹,可知泉石称清陪。
观民蒿目盈宁耳,近圣翘心钻仰哉。
较量前番幸成武,几閒对景一徘徊。
我曾两度驻负尾,绝胜浑如初度来。
何必管弦誇热闹,可知泉石称清陪。
观民蒿目盈宁耳,近圣翘心钻仰哉。
较量前番幸成武,几閒对景一徘徊。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至泉林二首再叠旧作韵》中的第二首。全诗以“至泉林”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圣贤的崇敬之情。
首句“我曾两度驻负尾,绝胜浑如初度来”,诗人回忆了两次到访泉林的经历,认为这次的体验比初次更为深刻,流露出对泉林美景的深厚情感。接着,“何必管弦誇热闹,可知泉石称清陪”,诗人认为音乐与热闹并非欣赏美景的必要条件,真正的美在于自然的静谧与清雅,泉石的陪伴足以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观民蒿目盈宁耳,近圣翘心钻仰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民众生活的关注以及对圣贤精神的向往。他认为观察民众的生活状态,倾听他们的声音,是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同时,接近圣贤的精神世界,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个人修养的必经之路。
最后,“较量前番幸成武,几閒对景一徘徊”,诗人将这次的泉林之行与之前的经历进行比较,感叹这次的体验更加丰富和深刻。在美景面前,他几度徘徊,不愿离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以及对圣贤精神的追求,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新官对旧官,一时顿改易。
新官莫自雄,旧官莫交谪;
区区一传舍,彼此皆过客。
我怀召伯棠,更思莱公柏。
南阳召与杜,父母歌畴昔。
胡今复扰攘,萑苻遍山泽。
蛮触起战争,秦越分肥瘠。
持后以较前,岂止差寸尺。
谁云后来者,不肯让前席。
杞人好忧天,徒忧终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