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荒芜何处寻,青山隐隐带淮阴。
当年不进王孙食,此日谁知漂母心。
芳草断碑秋寂寂,斜阳低树晚沈沈。
登临一奠怀今古,醉倚西风动越吟。
古墓荒芜何处寻,青山隐隐带淮阴。
当年不进王孙食,此日谁知漂母心。
芳草断碑秋寂寂,斜阳低树晚沈沈。
登临一奠怀今古,醉倚西风动越吟。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人物淮阴漂母的追思与缅怀之情。首联“古墓荒芜何处寻,青山隐隐带淮阴”,以“古墓荒芜”和“青山隐隐”形成对比,既点出了墓地的荒凉,又暗示了漂母墓所在之地的自然美景,引人遐想。颔联“当年不进王孙食,此日谁知漂母心”,通过对比当年漂母对韩信的慷慨相助与韩信后来的功成名就,表达了对漂母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仰与感慨。颈联“芳草断碑秋寂寂,斜阳低树晚沈沈”,以“芳草断碑”和“斜阳低树”营造出一种凄美而肃穆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对漂母的怀念之情。尾联“登临一奠怀今古,醉倚西风动越吟”,则表达了诗人登临墓地时的感怀,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漂母精神的颂扬,最后以“醉倚西风动越吟”收束全诗,既展现了诗人的洒脱与豪情,也暗含了对漂母故事的深深共鸣。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漂母墓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也寄托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向往与追求。
周公多艺孔多能,徽庙才高更倍增。
除却万机都不会,至今遗老话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