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巨川挽诗》
《高巨川挽诗》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保障临江曲,荒城已半隳。

重寻耆旧传,愁说乱离时。

乡里思遗德,河山识令仪。

孤坟三尺在,落日有馀悲。

(0)
鉴赏

这首挽诗《高巨川挽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追忆与哀悼,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首句“保障临江曲”,描绘了逝者生前所在之地的地理位置,江水环绕,环境险要,暗示了其可能的军事或防御背景。接着,“荒城已半隳”一句,通过描述荒废的古城,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变迁,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感。

“重寻耆旧传,愁说乱离时。”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追忆,以及在动荡时期回忆往事时的愁绪。这里不仅是对逝者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动荡与人心的不安。

“乡里思遗德,河山识令仪。”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逝者品德的高尚与影响的深远。乡亲们怀念其遗德,自然界的山河铭记其风范,体现了人们对逝者精神品质的高度评价与敬仰。

最后,“孤坟三尺在,落日有馀悲。”以景结情,描绘了逝者墓地的景象,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孤坟之上,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生命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缘识·其三十三

高下不相及,非今自古来。

十洲花满树,岂用俗情咍。

(0)

缘识·其四十二

炎天收已去,凉气触幽襟。

稽古看书罢,时听一弄琴。

(0)

瑞芝

君不见翳嘶路转重行行,玉几有洞含馀清。

跨鳌栖魂正尔所,合沓万古遗忠名。

洞口云腾紫羃羃,洞外草茁未英英。

从来精爽自难没,地不爱宝天敷荣。

嘉祥一书世则瑞,而况君家二者并。

请原昨日杯酒事,公子沃客金杯倾。

有童有童跪再拜,云得异本由天成。

主人于于众客笑,春入四座欢纵横。

夜如何其不忍去,剪烛细看枝琼琼。

有同魏县玉三干,大似汉宫金九茎。

岩间义气埋不得,宛转再露乾坤情。

公子世猷亦有相,他山之石何由生。

愿言勿隐东郭几,稳出卧护南阳城。

天边瑞盖两旌节,我相公子非癯卿。

(0)

满江红·其十六己未赓李制参直翁俾寿之词

午枕神游,晓鸡唱、城关偷度。

俄顷里、笋舆伊轧,征夫前路。

路入江南天地阔,黄云翠浪千千亩。

有皤翁、三五喜相迎,邻田父。旋策杖,寻幽圃。

旋挈榼,陈高俎。疑此身归去,朱陵丹府。

布谷数声惊梦断,纱窗小阵梅黄雨。

把人间、万事一般看,投芳醑。

(0)

阮郎归

软风轻霭弄晴晖。鹁鸠相应啼。画堂人静画帘垂。

阑干独倚时。闲拾句,困寻棋。沈吟心是非。

荼开遍柳花飞。惜春春不知。

(0)

饯赵物斛三首·其二

同寅两载意何倾,不是人间儿女情。

嫉恶吾方欠隐忍,锄奸君亦太分明。

是非烈日秋霜劲,利害浮埃抹电轻。

临别一言何所赠,做人须做十分成。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