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隆中武侯庙揭扁二首·其二》
《隆中武侯庙揭扁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卧龙迹灭可如何,栖庙山阳有此窝。

华扁却从天上赐,穷碑留待意中磨。

贪贤礼忆三回顾,旌德诗从万口歌。

千古隆中千古祀,大明恩典实蒙多。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隆中武侯庙的描绘与赞颂,展现了对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诗中以“卧龙迹灭”开篇,巧妙地将诸葛亮的隐居与智慧比作传说中的卧龙,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与功绩依然在人间流传。接着,“栖庙山阳有此窝”一句,点明了诸葛亮在山阳的庙宇中得到后人的纪念与供奉,形象地描绘出庙宇所在之地的静谧与庄严。

“华扁却从天上赐”,表达了人们对诸葛亮智慧与品德的崇高评价,仿佛是上天的赐予,赋予他超凡的才能与高尚的人格。“穷碑留待意中磨”则暗示了后人对诸葛亮事迹的不断探索与思考,碑文虽尽,但其精神与影响却永存于人们心中,值得反复品味与铭记。

“贪贤礼忆三回顾”描绘了后人对诸葛亮的追思与敬仰,每一次回顾都充满了对这位杰出人物的怀念与敬佩。“旌德诗从万口歌”则说明了诸葛亮的美德与功绩被广泛传颂,成为人们歌颂的对象,其影响力深远。

最后,“千古隆中千古祀,大明恩典实蒙多”总结了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以及明朝政府对其的尊崇与纪念,强调了诸葛亮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后世也得到了广泛的尊敬与纪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赞颂,不仅展现了对诸葛亮个人的崇敬之情,也反映了后人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普遍情感与价值认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卓越人物的尊崇与纪念的传统。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丙子杪秋骄阳蒸热踰月不雨偶坐南轩承少保镇山先生佳篇屡赠蹶然有感怀答三首·其一

蒸暑隆三伏,胡然剧杪秋。

骄阳乘时令,无乃乖蓐收。

循畴菽并萎,临池埃欲浮。

芳兰摧通谷,时菊零京丘。

灵雨不相济,田父空告愁。

舍置坐中轩,已矣非吾忧。

发箧来琼玖,清风慰吾求。

(0)

无题·其三

风入溪流月在桥,低回难负此良宵。

楼头梦醒江声发,唤起开门看夜潮。

(0)

同西生上人泛舟两堤题画·其二

茶熟香微冷竹炉,芙蓉的的向人孤。

谁能蘸笔西湖里,貌出孤山宝石图。

(0)

雨中看梅西碛即事·其二

湖畔泥深屐齿稀,春萝寂寂亚山扉。

人来犬吠梅花下,坐久经声出翠微。

(0)

为陈维立题画·其三

醉乡既可居,东皋亦逆旅。

不能学河汾,长当友河渚。

(0)

元夕雨邀里中诸君小饮檀园灯下次伯氏韵

花边楼阁月边廊,更爱繁灯照夜光。

雨气无端先客到,檐声应为和歌长。

城头结绮人俱散,村里迎神鼓不忙。

且尽一杯酬令节,泥深门外亦何妨。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