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忆梦中长髯道士用一囊贮罗浮山遗予戏作示范规·其二》
《偶忆梦中长髯道士用一囊贮罗浮山遗予戏作示范规·其二》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九节之筇手所持,两年衰病负幽期。

香炉瀑布还匡阜,碧水丹山自武夷。

鸡犬几时同驭气,云霄无日不支颐。

可怜一觉罗浮梦,不记长髯道士谁。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诗《偶忆梦中长髯道士》(其二)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段梦境与回忆。首句“九节之筇手所持”,形象地写出诗人手持竹杖,暗示了年老体衰的生活状态。次句“两年衰病负幽期”,表达了诗人因病痛而未能如期赴山水之约的遗憾。

第三句“香炉瀑布还匡阜,碧水丹山自武夷”通过想象中的山水景色,展现了匡庐和武夷山的壮丽风光,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未能亲身体验的惋惜。接下来,“鸡犬几时同驭气”运用道教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羽化登仙的向往。

“云霄无日不支颐”描绘出诗人想象中在仙境中悠闲自得的情景,而最后一句“可怜一觉罗浮梦,不记长髯道士谁”,则流露出诗人对梦境中那位神秘长髯道士的怀念,以及对自己忘记对方身份的淡淡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又有对理想世界的憧憬,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酬外子凤阳道中寄书

榆高垂恶阴,竹劲秉坚质。

生物各有涯,盈虚莫可必。

省书感君意,临饭不能食。

道远苦风多,胡为独行役。

网罗满天地,群动何时息。

悲来如循环,音尘渺相隔。

焉得从长风,慰君肠似结。

(0)

午至芹泉驿见黄菊盛开有感

辞亲远行迈,所适天一方。

脂车戒前途,陟彼千仞冈。

清风来禾黍,蕉葛生微凉。

忆昔别君初,桃李繁秾芳。

如何三月后,遂见黄花香。

采采不盈掬,怅然中心藏。

手把珊瑚枝,身袭芙蓉裳。

清节亮可贵,不佩庸何伤。

人生有臧否,此心任低昂。

仰视碧天末,矫矫鸿鹄翔。

(0)

长芦庵

大江茫茫江水白,堤畔筑庵护深碧。

绯桃绿柳锁双眉,日浸波光荡云液。

新芦簇簇满长洲,深厚由来畜土脉。

彼苍眷注优且渥,四十年中地频辟。

千村黛色接云容,百顷岚光被郊陌。

江流浩浩汇奔注,两山排闼如相揖。

昔年曾付丹青手,妙画难得云林笔。

忽检巾箱旧图卷,痴翁豪素留名迹。

烟江叠嶂渺千里,尺幅不嫌鹅绢窄。

借作此图亦快事,风涛飒飒生虚壁。

我今恍惚身入画,万壑千岩赴襟舄。

弹琴一曲江月寒,苍翠空濛入帘隙。

(0)

舟中望马厩庙山

雅山之北案山南,翠阜隆起瞰澄潭。

虽无洞壑深窈窕,平田遥望堆晴岚。

图经地志均失载,马厩名因野庙在。

当年遵海岂至此,或因女吴通行李。

簟茀南来骑似云,高冈亦散紫骝群。

后来秦皇鞭石时,指挥列嶂如市儿。

尔独倔强遁荒野,不随九峰环卫海东陲。

作诗吊古增惆怅,芥子须弥无定相。

苦忆牛山陨涕人,齐女思归长北望。

(0)

崮山驿晓发

旅馆柝声残,呼童整绣鞍。

林遮山径黑,月浸戍楼寒。

少小长随宦,驰驱竟自安。

平生多游兴,到处望烟峦。

(0)

雨夜舟中

连宵春雨洒征篷,独拥罗衾漏欲终。

千里怀人无远近,梦魂长在浙西东。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