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世归心大洞天,玉皇按籍许为仙。
身飞金策朝元去,手捧瑶篇拜阙旋。
白日鸡鸣霄汉里,古时杏拂羽幢边。
自言弃迹方成道,枉诵从前内外篇。
厌世归心大洞天,玉皇按籍许为仙。
身飞金策朝元去,手捧瑶篇拜阙旋。
白日鸡鸣霄汉里,古时杏拂羽幢边。
自言弃迹方成道,枉诵从前内外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渴望超脱尘世的士人,最终得以归隐仙境,成为仙人的奇幻旅程。诗中充满了对道教仙境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首句“厌世归心大洞天”,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对尘世的厌倦和对仙境的向往。“大洞天”是道教中的神仙居所,象征着远离尘嚣的理想之地。接下来,“玉皇按籍许为仙”一句,描述了主人公被玉皇大帝接纳,正式成为仙人的过程,充满了神圣与荣耀。
“身飞金策朝元去,手捧瑶篇拜阙旋”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在仙境中的生活状态。他乘着金色的法器飞翔,朝拜于神灵之间;手持珍贵的瑶华篇章,向神阙行礼,体现了他对道教文化的虔诚与尊重。
“白日鸡鸣霄汉里,古时杏拂羽幢边”描绘了仙境中的自然景象,白天如同夜晚般宁静,鸡鸣声在高空中回响;古老的杏树轻轻拂过羽幢(道教仪仗),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自言弃迹方成道,枉诵从前内外篇”表达了主人公通过放弃尘世的束缚,最终悟道成仙的感悟。他认为过去学习的内外经典知识,虽然重要,但在真正悟道成仙的过程中,弃绝尘世的牵绊更为关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从厌世到成仙的心路历程,以及对道教仙境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梁园才子瀛洲仙,幕府读书方少年。
浔阳楼高试骋望,雕阑一曲横江天。
登临怀古意绵邈,生绡染出《琵琶篇》。
当时白傅佐江郡,旷怀日习东林禅。
无端送客成邂逅,京都音乐闻江边。
青衫红袖两凄恻,千秋歌曲分流传。
只今丹粉绚本事,水云仿佛鸣香弦。
贞元朝士感沦落,善才弟子馀婵娟。
《霓裳》《六么》疑可识,檀槽手抚神宛然。
古来悲欢事何限,岂必同病才相怜。
高歌妙绘恣挥洒,动荡胸臆开心田。
乃知贤豪襟韵各有托,非同非异非言诠。
奇章赞皇兼将相,岂岩香山佳句争流连。
还君此画情悁悁,幽斋灯灺耿不眠。
《题浔阳送客图为宋兰挥检讨赋》【清·柯煜】梁园才子瀛洲仙,幕府读书方少年。浔阳楼高试骋望,雕阑一曲横江天。登临怀古意绵邈,生绡染出《琵琶篇》。当时白傅佐江郡,旷怀日习东林禅。无端送客成邂逅,京都音乐闻江边。青衫红袖两凄恻,千秋歌曲分流传。只今丹粉绚本事,水云仿佛鸣香弦。贞元朝士感沦落,善才弟子馀婵娟。《霓裳》《六么》疑可识,檀槽手抚神宛然。古来悲欢事何限,岂必同病才相怜。高歌妙绘恣挥洒,动荡胸臆开心田。乃知贤豪襟韵各有托,非同非异非言诠。奇章赞皇兼将相,岂岩香山佳句争流连。还君此画情悁悁,幽斋灯灺耿不眠。
https://shici.929r.com/shici/KlXhYQPsu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