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茆山赠两道士二首·其一》
《游茆山赠两道士二首·其一》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厌世归心大洞天,玉皇按籍许为仙。

身飞金策朝元去,手捧瑶篇拜阙旋。

白日鸡鸣霄汉里,古时杏拂羽幢边。

自言弃迹方成道,枉诵从前内外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渴望超脱尘世的士人,最终得以归隐仙境,成为仙人的奇幻旅程。诗中充满了对道教仙境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首句“厌世归心大洞天”,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对尘世的厌倦和对仙境的向往。“大洞天”是道教中的神仙居所,象征着远离尘嚣的理想之地。接下来,“玉皇按籍许为仙”一句,描述了主人公被玉皇大帝接纳,正式成为仙人的过程,充满了神圣与荣耀。

“身飞金策朝元去,手捧瑶篇拜阙旋”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在仙境中的生活状态。他乘着金色的法器飞翔,朝拜于神灵之间;手持珍贵的瑶华篇章,向神阙行礼,体现了他对道教文化的虔诚与尊重。

“白日鸡鸣霄汉里,古时杏拂羽幢边”描绘了仙境中的自然景象,白天如同夜晚般宁静,鸡鸣声在高空中回响;古老的杏树轻轻拂过羽幢(道教仪仗),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自言弃迹方成道,枉诵从前内外篇”表达了主人公通过放弃尘世的束缚,最终悟道成仙的感悟。他认为过去学习的内外经典知识,虽然重要,但在真正悟道成仙的过程中,弃绝尘世的牵绊更为关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从厌世到成仙的心路历程,以及对道教仙境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溪桥候月

候月荆溪口,初凉桥上生。

星辰秋在水,河汉夜无声。

农火归残巷,渔家话浅更。

兴来忘所待,人影欲同行。

(0)

南越王墓

天下亡秦日,乘时据粤中。

自娱聊窃帝,大长竟称雄。

炎海风涛壮,孤坟草木空。

千年馀霸气,常绕尉佗宫。

(0)

秦皇

离宫环极起周庐,万里沧波候大鱼。

入海云迷徐福岛,封山雨湿李斯书。

华阴道上逢沉璧,阳武沙中失副车。

王剪用兵真老悖,尚留三户未驱除。

(0)

题浔阳送客图为宋兰挥检讨赋

梁园才子瀛洲仙,幕府读书方少年。

浔阳楼高试骋望,雕阑一曲横江天。

登临怀古意绵邈,生绡染出《琵琶篇》。

当时白傅佐江郡,旷怀日习东林禅。

无端送客成邂逅,京都音乐闻江边。

青衫红袖两凄恻,千秋歌曲分流传。

只今丹粉绚本事,水云仿佛鸣香弦。

贞元朝士感沦落,善才弟子馀婵娟。

《霓裳》《六么》疑可识,檀槽手抚神宛然。

古来悲欢事何限,岂必同病才相怜。

高歌妙绘恣挥洒,动荡胸臆开心田。

乃知贤豪襟韵各有托,非同非异非言诠。

奇章赞皇兼将相,岂岩香山佳句争流连。

还君此画情悁悁,幽斋灯灺耿不眠。

(0)

黄金台

霸业销沉等劫灰,黄金照耀独名台。

兵连五国收燕地,力借群豪始郭隗。

岂独一时能雪耻,直令千载感怜才。

于今濩落风尘客,犹是纷纷向北来。

(0)

送陆蓬叟之井陉

不道西游尔许难,万峰高下渡桑乾。

乱鸦雪紧荒城暮,丛雁天低断角寒。

燕市莫寻当日伴,并州且作故乡看。

到时尺素烦驰寄,及与梅花报岁阑。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