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谪仙人,换酒鹔鹴裘。
扁舟弄云海,声动南诸侯。
诸侯尽郊迎,葆吹罗道周。
哆目若饿虎,逸翰飞灵虬。
落日青山亭,浮云黄鹤楼。
浩浩歌谣兴,滔滔江汉流。
下交魏王屋,长揖韩荆州。
千载有英气,兰君安可俦。
太白谪仙人,换酒鹔鹴裘。
扁舟弄云海,声动南诸侯。
诸侯尽郊迎,葆吹罗道周。
哆目若饿虎,逸翰飞灵虬。
落日青山亭,浮云黄鹤楼。
浩浩歌谣兴,滔滔江汉流。
下交魏王屋,长揖韩荆州。
千载有英气,兰君安可俦。
这首诗是宋代田锡的《读翰林集》,其中融合了对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及其诗风的崇拜与颂扬。开篇“太白谪仙人,换酒鹔鹴裘”两句即点出李白超凡脱俗的形象和他那不羁的生活态度,鹔鹴裘暗示了他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物质束缚的蔑视。
“扁舟弄云海,声动南诸侯”展现了李白诗歌如同航船在云海中穿梭,影响力遍及南方各诸侯国。接下来的“诸侯尽郊迎,葆吹罗道周”则描绘了他所到之处,受到欢迎的场景,以及其才华横溢如同葆草般丰茂。
“哆目若饿虎,逸翰飞灵虬”两句形象地描述了李白诗歌的力量和美感,他的文字如饥饿的猛虎般有着不可一世的气势,同时又有着脱缰的龙蛇般灵动。
“落日青山亭,浮云黄鹤楼”则是对李白生活环境的描绘,这些自然景物为他的诗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紧接着的“浩浩歌谣兴,滔滔江汉流”表达了田锡对于李白那豪放不羁、如江河般奔涌的诗歌风格的赞美。
最后,“下交魏王屋,长揖韩荆州”显示了田锡对李白在历史上的交游和影响范围给予高度评价,而“千载有英气,兰君安可俦”则是对李白永恒精神气质的颂扬,并以“兰君”相比喻,表明其诗风之美丽如同兰花。
田锡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对李白及其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