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破乾坤闷。算今宵、人间天上,平分秋恨。
十二阑干凉似水,中有个侬闲凭。
心上着秋痕一寸。
万古西风吹不落,伴山河、留得蟾宫镜。
兴废事,也难问。霜华劝染姮娥鬓。
倘年年玉颜无恙,那禁孤另。
忽地冷萤帘外绿,摇荡秋魂未定。
又花影与人同困。
空际似闻呼月子,料霓裳、旧谱须他正。
我欲向,广寒听。
照破乾坤闷。算今宵、人间天上,平分秋恨。
十二阑干凉似水,中有个侬闲凭。
心上着秋痕一寸。
万古西风吹不落,伴山河、留得蟾宫镜。
兴废事,也难问。霜华劝染姮娥鬓。
倘年年玉颜无恙,那禁孤另。
忽地冷萤帘外绿,摇荡秋魂未定。
又花影与人同困。
空际似闻呼月子,料霓裳、旧谱须他正。
我欲向,广寒听。
这首《贺新凉·中秋》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以中秋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月夜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诗中“照破乾坤闷”开篇,描绘了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寂静的夜晚,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心中的烦闷。接下来,“人间天上,平分秋恨”表达了对人间离愁别绪与天上月色共享的感慨。
“十二阑干凉似水”写出了秋夜的清凉,诗人独自凭栏,心中留下深深的秋意。“万古西风吹不落,伴山河、留得蟾宫镜”则寓言月亮永恒不变,见证了历史变迁,但人事兴衰却难以追寻。
“霜华劝染姮娥鬓”借霜华暗示岁月流逝,嫦娥的容颜也难以抵挡时光的侵蚀。诗人担忧自己如嫦娥般孤独,面对“忽地冷萤帘外绿,摇荡秋魂未定”的景象,心境更加凄凉。“又花影与人同困”进一步渲染了诗人与秋景的共鸣,感到连花影都与他一同陷入困境。
最后,“空际似闻呼月子,料霓裳、旧谱须他正”想象月中仙子在呼唤,暗示着诗人期待找到心灵的慰藉。他渴望前往广寒宫聆听那来自月宫的音乐,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整首诗通过中秋月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生无常和永恒主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