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贺新凉.中秋》
《贺新凉.中秋》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照破乾坤闷。算今宵、人间天上,平分秋恨。

十二阑干凉似水,中有个侬闲凭。

心上着秋痕一寸。

万古西风吹不落,伴山河、留得蟾宫镜。

兴废事,也难问。霜华劝染姮娥鬓。

倘年年玉颜无恙,那禁孤另。

忽地冷萤帘外绿,摇荡秋魂未定。

又花影与人同困。

空际似闻呼月子,料霓裳、旧谱须他正。

我欲向,广寒听。

(0)
鉴赏

这首《贺新凉·中秋》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以中秋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月夜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诗中“照破乾坤闷”开篇,描绘了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寂静的夜晚,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心中的烦闷。接下来,“人间天上,平分秋恨”表达了对人间离愁别绪与天上月色共享的感慨。

“十二阑干凉似水”写出了秋夜的清凉,诗人独自凭栏,心中留下深深的秋意。“万古西风吹不落,伴山河、留得蟾宫镜”则寓言月亮永恒不变,见证了历史变迁,但人事兴衰却难以追寻。

“霜华劝染姮娥鬓”借霜华暗示岁月流逝,嫦娥的容颜也难以抵挡时光的侵蚀。诗人担忧自己如嫦娥般孤独,面对“忽地冷萤帘外绿,摇荡秋魂未定”的景象,心境更加凄凉。“又花影与人同困”进一步渲染了诗人与秋景的共鸣,感到连花影都与他一同陷入困境。

最后,“空际似闻呼月子,料霓裳、旧谱须他正”想象月中仙子在呼唤,暗示着诗人期待找到心灵的慰藉。他渴望前往广寒宫聆听那来自月宫的音乐,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整首诗通过中秋月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生无常和永恒主题的思考。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悼袁特丘中丞四首·其一

凶信疑难定,书来始觉真。

十年师弟意,一旦古今人。

老死非所讳,因缘不可陈。

精魂何处觅,未易忆前身。

(0)

入山

半日峨眉道,扶筇意洒然。

片云飞绝壁,夜雨长流泉。

偶憩三生石,来探小洞天。

疏钟何处发,馀韵袅林烟。

(0)

送春

丽日红霞烂锦茵,浓和花气欲熏人。

声声鶗鴂催归急,止剩今朝一日春。

(0)

苍坞晚眺

古藤垂峭壁,坐久烟岚滴。

野寺隔林钟,夕阳牛背笛。

(0)

七夕杂诗仿曝书亭体·其二

西风不算清凉伞,南阮无多黄竹箱。

拥得桃笙背镫坐,月痕如水过东墙。

(0)

倚楼

远岫明楼角,扶疏草木幽。

坐来微雨歇,山气澹如秋。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