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四夕,冷坐梅花州。
无梦到金马,有诗迎土牛。
半生常见肘,一岁又从头。
形影人相释,先生达理否。
腊月廿四夕,冷坐梅花州。
无梦到金马,有诗迎土牛。
半生常见肘,一岁又从头。
形影人相释,先生达理否。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冬夜景象。"腊月廿四夕,冷坐梅花州"中的“腊月”指的是农历年末的一个月份,即公历的十二月至次年一月之间,而“廿四夕”则是腊月二十四日的晚上。这两句表明诗人在一个寒冷的夜晚,独自坐在梅花盛开的地方。"无梦到金马,有诗迎土牛"中的“金马”指的是宫廷或皇家,而“土牛”则象征着新年的到来和农事的开始。这两句说明诗人没有梦见繁华的宫廷生活,但却以诗歌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和春天。
"半生常见肘,一岁又从头"表达了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形影人相释,先生达理否"则是对身边的人事物都在不断变化,甚至连自己的影子也难以长久相伴的感叹。最后一句“先生达理否”中,“先生”可能指的是诗人的自称或者他所敬仰之人,而“达理否”则是在询问这种变化是否合乎道理。
整首诗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以及对新年到来的期待与反思。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文治开天运,明禋重国黉。
銮舆移禁籞,凤冕出严城。
对越天颜穆,趋跄士气荣。
百灵森羽戚,九奏戛箫笙。
道契尼山秘,心通泗水灵。
上丁修祀典,至圣感精诚。
恍接无言教,欣看大道行。
森严神驭悦,震憺众情倾。
雷动回云日,山呼诵圣明。
祥光馀殿庑,春色满神京。
翘首宫墙近,斋心刻漏惊。
幸叨陪祀列,踊跃发欢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