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重来欲雨天,湖山湖水更悠然。
谁教佞佛称居士,未许持觞问圣贤。
伏虎禅林诗笈里,黄龙公案道衣前。
行吟自策孤筇去,不附西陵载鹤船。
湖上重来欲雨天,湖山湖水更悠然。
谁教佞佛称居士,未许持觞问圣贤。
伏虎禅林诗笈里,黄龙公案道衣前。
行吟自策孤筇去,不附西陵载鹤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云栖寺归来后,在湖上漫步的情景。首句“湖上重来欲雨天”,点明了地点和天气状况,营造了一种即将下雨的氛围,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接着,“湖山湖水更悠然”一句,通过“悠然”二字,展现了湖光山色的宁静与和谐之美。
“谁教佞佛称居士,未许持觞问圣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信仰与儒家传统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这里,“佞佛”与“持觞问圣贤”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不同文化价值取向的考量与反思。
“伏虎禅林诗笈里,黄龙公案道衣前”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诗人将自己置身于佛教与道教的哲学探讨之中,通过“伏虎禅林”和“黄龙公案”这样的典故,展示了他对宗教智慧的追求与理解。
最后,“行吟自策孤筇去,不附西陵载鹤船”两句,以生动的画面收束全诗。诗人独自行吟,手持竹杖,远离世俗的纷扰,表达了他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整首诗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融入了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境界。
独漉浊水江,水浊菱叶青。
不畏浊水寒,但畏浊水腥。水腥鱼乱,虾蟹相半。
风起月黄,菱叶苦绊。
东家孤儿西家妇,夜闻啼声旦拍手。
宝刀旧结并州豪,春风日醉新丰酒。
耐可死浊水中,不能宿秋草陌。
挥刀难割空中烟,长叹流光坐閒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