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杂诗十一首·其八》
《和杂诗十一首·其八》全文
明 / 黄淳耀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汉儒于六经,寝食犹农桑。千百存什一,?驳米与糠。

后人恣拣汰,适道资赢粮。

回斡侔云汉,条通俪阴阳。

我耕君食之,此意勤可伤。

侧闻斲轮言,冥会神无方。

林中日观易,如举瑶池觞。

(0)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儒家经典学习与传承的深刻思考。开篇“汉儒于六经,寝食犹农桑”,以汉代儒学学者对《六经》的虔诚态度类比农夫对土地的辛勤耕耘,形象地表达了儒家学者对经典的执着追求与深厚情感。

接着,“千百存什一,?驳米与糠”两句,通过对比,指出在儒家经典的传承过程中,真正能够深入理解并运用的仅占少数,大部分则可能被误解或遗弃,如同好米与糠混杂,比喻经典知识的传播存在偏差与不公。

“后人恣拣汰,适道资赢粮”则进一步阐述了后世学者在选择与解读经典时的主观性,他们可能过分挑选,导致偏离正道,但最终还是需要依靠这些经典来充实自己的学问,如同在贫瘠的土地上寻求养分。

“回斡侔云汉,条通俪阴阳”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理解经典的过程比作驾驭云汉、通达阴阳,强调了理解和运用经典知识的复杂性和深奥性。

“我耕君食之,此意勤可伤”表达了诗人对儒家学者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精神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这种付出可能未得到相应回报的忧虑。

最后,“侧闻斲轮言,冥会神无方。林中日观易,如举瑶池觞”四句,引用了斲轮(车轮)的比喻,说明即使是最细微的知识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同时,通过林中观日、举瑶池觞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谐、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儒家经典传承的深刻反思,还蕴含了对知识探索、个人修养及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哲学思考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黄淳耀

黄淳耀
朝代:明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猜你喜欢

三姝媚.下平羌峡

凉烟秋满灞,出平羌、山光水光如画。

近绿遥青,衬小滩蓑笠,夕阳桑柘。

雁路高寒,閒动了、江湖情话。

半世天涯,无福移家,海棠香社。前渡嘉州来也。

指竹里龙泓,酒乡鸥榭。

一段天西,想万苍千翠,定通邛雅。

断塔林梢,诗思在、乌尤山下。

淡淡青衣渔火,寒钟正打。

(0)

浪淘沙

淡月掩金铺。凉到纱幮。吟秋小字刻庭梧。

一夜霜娥刀尺急,剪尽湘芜。打桨尚江湖。

倦听风蒲。花天梦影渐模糊。

试向征鸿频致问,带得书无。

(0)

风流子·其二

银屏谁记豆,江南曲、字字是相思。

镇艳宵三五,璇宫桂约,华年二八,镜槛苕姿。

殢人处、倚风吹凤,竹就月写乌丝。

忍俊不禁,口脂偷度,讳愁无奈,眉黛先低。

缃桃花边立,娇鬟亸,曾与密订芳期。

算只红鹦眼见,绛蜡心知。

怕误他万一,夜寒犹等,留侬再四,春晚才归。

肯负郁金堂上,海燕双栖。

(0)

一剪梅.渎川舟中听雨

画舫烟波听雨幽。鹃梦红收。鸥梦青浮。

江湖白了酒人头。昨夜高楼。今夜扁舟。

泪洒梅天不自由。欢也如愁。春也如秋。

尊前枨触少年游。二十扬州。三十苏州。

(0)

绣鸾凤花犯.湓浦江上得水仙一本,姬人限以周公瑾韵赋之

似当年,退红更见,犹余洗妆泪。水窗幽意。

看小影如魂,明月能记。冰弦听到无生际。

葱尖飞恨起。来伴渡江桃叶,矮篷春雪底。

浔阳苦竹漫为家,孤芳品,合配灵均湘芷。

仙不去,却恋人间何味。

天涯且漫悲沦落,肯今夜、焚香同鄂被。

须替尔,横安一位,岁寒三友里。

(0)

鬲溪梅令·其三

强携春困软酲扶。意萧疏。怕见南园飞尽、锦千株。

为花倾百壶。静观濠上我非鱼。自容与。

一夜笛声吹泪、洒江湖。昔游风月孤。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