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遂安童氏清远池亭二首·其二》
《题遂安童氏清远池亭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魏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迢递山行喜见君,留连清远意殊勤。

松扉近挹桥边翠,花岛平分水上云。

入馔白鱼双尾出,隔窗黄鸟数声闻。

碧崖却忆莼溪上,竹月山泉慰夕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清远池亭相遇的喜悦场景,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首句“迢递山行喜见君”,表达了在蜿蜒山路中偶遇友人的惊喜之情。接着,“留连清远意殊勤”则展现了两人在清幽之地流连忘返的情景,表现出深厚的情谊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情感。

“松扉近挹桥边翠,花岛平分水上云”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描绘了松树与翠绿、花岛与云水相映成趣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通过“近挹”和“平分”两个动词,既表现了视觉上的接近与和谐,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心灵的契合。

“入馔白鱼双尾出,隔窗黄鸟数声闻”两句,转而描写宴饮时的美食与窗外的自然之声,通过“白鱼”与“黄鸟”的形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体现了生活的雅致与情趣。尤其是“双尾出”这一细节,不仅描绘了鱼儿鲜活跃动的姿态,也寓意着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美好。

最后,“碧崖却忆莼溪上,竹月山泉慰夕昕”两句,以回忆的方式,将思绪拉回往昔,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怀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碧崖”、“莼溪”、“竹月”、“山泉”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远离尘嚣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魏观
朝代:明

(?—1374)元明间湖广蒲圻人,字杞山。元末隐居蒲山。朱元璋下武昌,聘授平江学正,累迁两淮都转运使,入为起居注,受命侍太子读书,授诸王经。迁国子祭酒。以老乞归。五年,以荐出知苏州府,尽改前守苛政。旋以改张士诚废宫(即元府治旧址)为府治,触太祖怒,与名士高启同时被杀。有《蒲山牧唱》、《蒲山集》。
猜你喜欢

邓尉观梅用商丘宋抚军韵·其二

问讯昙山路,言寻石壁花。

数枝寒寂历,万木冻槎丫。

砌下湖波汹,岩前野雀哗。

精蓝芜废尽,犹自发奇葩。

(0)

夜宴外家浣翠亭

西园成雅集,清夜寂无喧。

冷露团花影,寒波敛月痕。

危楼倚空翠,疏柳挂黄昏。

好为留馀兴,中秋结桂尊。

(0)

英山道中

晓发仙人山,山高风似虎。

月落东方明,雾气蒸成雨。

风卷暝色开,曈曈日初吐。

林麓喷彩霞,朝阳散平楚。

偶闻鸡犬声,人家隐桑坞。

登高望八荒,苍天如覆釜。

杜鹃红满冈,开落无人主。

贪看山林景,不觉征途苦。

茫茫尘世中,何如鸳鹭侣。

朝聚沧浪烟,夕宿蓼花渚。

得失不关心,翱翔时振羽。

(0)

秋日

肃杀秋声里,幽怀感百端。

螀啼露华重,萤度月波寒。

竹外疏花瘦,廊腰败叶乾。

独怜三径菊,冷节末阑珊。

(0)

山行

閒步横桥载酒行,垂杨叶底暗闻莺。

溪边小艇人争渡,树杪斜阳鹊噪晴。

迎客野猿频献果,催耕山鸟不知名。

晚钟何处随风落,我亦思归踏落英。

(0)

感怀

平安淡泊足娱情,学问还从阅历生。

暗卜鱼仙参仰覆,共猜瓜战判输赢。

当车量力螳撑臂,未雨知机蚁罢兵。

欲步性灵诗不易,摹唐仿宋两无成。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