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年华老,船头日色曛。
天寒催雨雪,地远隔飞云。
为吏徒三尺,于民未一分。
重惭豪杰士,度外立奇勋。
客里年华老,船头日色曛。
天寒催雨雪,地远隔飞云。
为吏徒三尺,于民未一分。
重惭豪杰士,度外立奇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十月晦过巫山(其二)》中的片段,主要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慨和自我反思。"客里年华老,船头日色曛"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时光匆匆流逝,日头西沉的景象,流露出漂泊之感和岁月催人老的无奈。"天寒催雨雪,地远隔飞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寒冷与遥远,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
"为吏徒三尺,于民未一分"表达了诗人作为官吏,虽然身居官位,但实际为百姓谋福利的贡献微乎其微,流露出对自己职责未能尽到的自责和愧疚。"重惭豪杰士,度外立奇勋"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那些真正为国家和人民建功立业的豪杰之士的敬仰和对自己的深深惭愧,诗人意识到自己在成就上远远不如这些英雄人物。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情于景,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自我反省的深度。
折花养瓶水,老眼聊自怡。
案置须臾间,游蜂已著枝。嗅香起还泊,??动天机。
不知何方来,神速乃如斯。
宇宙一气通,万类不相违。
石虎没劲矢,竹龙化清陂。
矧兹抱灵识,倏与吾心期。
吾心未专寂,举念物先知。
千生风轮转,都缘爱欲移。
勉哉学坐忘,宜默同木鸡。
无中产物象,显晦随所之。
超然合大空,鬼神莫能窥。
我观靖康初,尘氛蒙帝阙。
君臣失上著,社稷几危绝。
君时沉布衣,抗疏何悲切。
言听豺狼诛,狐狸肝胆裂。
铁骑稍稍去,佞谀归一辙。
小臣更不容,排摈争媒蘖。
后来祸何如,欲语气先噎。
七年坐闭废,口舌宜钳结。
技痒不复禁,囊封仍论列。
朝廷果召还,爱士如饥渴。
魏阙心久驰,行色安可遏。
江山阻且长,忠信自平达。
露肘见天子,首荐经纶说。
邦荣身亦荣,无愧古明哲。
丰年真可必,时雪降今冬。
飞霰纷纷集,同云羃羃重。
炉深添炽炭,寺远隔疏钟。
先压窗前竹,难分岭上松。
画楼欺酒力,幽径灭樵踪。
蓑笠看渔父,锄犁慰老农。
穿檐寒正苦,布野润宜浓。
梁苑思重赋,袁门想半封。
龙沙犹张王,虎士莫骄慵。
吾土端无恙,天公久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