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世界本清真,兼味盘餐笑语亲。
北海开樽逢此日,西窗剪烛话前因。
衣冠相对人希古,风月为邻我是宾。
甚欲勾留穷一览,江潮催梦又归津。
山中世界本清真,兼味盘餐笑语亲。
北海开樽逢此日,西窗剪烛话前因。
衣冠相对人希古,风月为邻我是宾。
甚欲勾留穷一览,江潮催梦又归津。
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游栖野巢访迂谷,留饮赋赠二首(其二)》描绘了山中隐逸生活的闲适与亲切。首句“山中世界本清真”,表达了山居环境的自然纯净,仿佛与世隔绝,生活简单真实。次句“兼味盘餐笑语亲”则通过描绘共享美食和欢声笑语的场景,展现出主人的热情好客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北海开樽逢此日”一句,以北海泛指远方,象征着难得的相聚时光,诗人与友人在这样的日子里畅饮对谈。“西窗剪烛话前因”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交谈的温馨画面,追溯过去的经历,加深了彼此的情感交流。
“衣冠相对人希古,风月为邻我是宾”两句,诗人自谦为宾客,强调了与友人之间的平等与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人风范的仰慕。最后,“甚欲勾留穷一览,江潮催梦又归津”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景色的留恋,然而江潮的催促又暗示了不得不离开的遗憾,寓含着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惬意与友情的深厚,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君果然耶,五十之年,而仆如之。
记王珣宅畔,呼鹰盘马,伍胥塘上,赌槊围棋。
一水青山,满船红烛,绾定垂杨万缕丝。
兰亭会,正客逢雨后,人到春时。如今旧事难追。
被海水天风澒洞吹。
将曹刘沈谢,掩同粉絮,或萦帘幕,或坠污泥。
南国风流,东都耆旧,几个樽前某在斯。
吾与汝,似春归蝶舞,花尽莺啼。
上元晴也。盈盈霁景堪画。
夹城况有,琼苞千斛,翠瀫双奁,冷辉交射。
一轮圆玉挂。越显人间天上,十分良夜。
想谁家、年少此际,正逐暗尘嬉耍。
六街春谜慵猜打。叹浮生故国,难把前欢借。
蜡珠红灺。总湿透昔日,传柑双帕。春罗愁细砑。
也料写他不尽,十年前话。
约东风送梦,惹人重到,旧樊楼下。
毒热镕金,火云焦釜,喘月吴牛无那。
剥啄声,谁拉我。过君高馆,科头而卧。
只愁避暑何方,除是剪却,乱峰千朵。
更上危楼,快劈么弦,弹得冰天都破。
小饮深谈,耳酣气热,不顾旁人而唾。
算今古,几贤愚,讵有斯人长饿。
归去先生烂醉,任他拍手群儿骂,且踏著、一街新月,把小词閒做。
水明楼下相看,凉荷一色珑松地。
赤栏低压,绿裳轻蘸,月明千里。
小苑梨花,重门柳絮,算来相似。
傍前汀白鹭,几番飞下,寻不见,迷花底。
无数弄珠人戏。小酥娘、水天閒倚。
明妆束素,非关只爱,把秾华洗。
为怕秋来,满湖红粉,惹人憔悴。
拚年年玉貌,江潭夜悄,凝如铅泪。
画尺吟瓢,笛床茗碗,屏当娟楚如昨。
记得前秋,满院西风斜削。
绽三朵、五朵疏花,映一层、两层帘阁。墙角。
课獠奴棕帚,桐阴閒缚。
惯剪残灯读史,惹清狂夫婿,聊萧相谑。
今古干卿底事,祇须烧却。
便尘世、小住为佳,奈心情、年来偏恶。黄鹤。
竟骑他奔入,月中偷药。
何以赠行卷,而作洞山图。
旁人拍手大笑,画者复谁欤。
此去燕姬马湩,况足金茎仙瀣,茗碗酷非须。
卿复携来否,长柄有葫芦。掀髯语,画此者,定非迂。
败尽朱门酒肉,只此味清腴。
纵挟绫文三百,日给龙团凤饼,曾似故园无。
十丈红尘里,一幅冷秋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