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壁除遮障,炎风似炽炉。
汗随停扇滴,气逐漱冰苏。
销暑露寒殿,归仁扇暍图。
一杯槐叶冷,谁致锦屠苏。
四壁除遮障,炎风似炽炉。
汗随停扇滴,气逐漱冰苏。
销暑露寒殿,归仁扇暍图。
一杯槐叶冷,谁致锦屠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酷热之感,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炎热天气下的种种不适与解暑之法。
首句“四壁除遮障,炎风似炽炉”形象地描述了夏日炎炎,四壁无遮无挡,热风如同燃烧的炉火一般扑面而来,营造出一种炙热难耐的氛围。
接着,“汗随停扇滴,气逐漱冰苏”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人在酷热中的生理反应。汗水如雨般从身体表面滴落,即使停下来扇风也无法缓解;而口渴时,漱口含冰似乎能带来一丝清凉,但这种短暂的舒适并不能持久。
“销暑露寒殿,归仁扇暍图”则展示了人们寻求避暑的方法。寒殿可能是指有空调或凉爽环境的地方,归仁扇暍图则是通过扇子来驱散热气,寻找凉爽。
最后,“一杯槐叶冷,谁致锦屠苏”表达了诗人对解暑饮品的渴望。槐叶茶因其清凉解暑的功效而受到欢迎,而锦屠苏可能是一种含有多种草药的清凉饮料,能够有效消暑。这两句暗示了在酷热的夏天,人们对于能够带来清凉和舒缓的饮品有着深切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炎热感受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解暑方法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
秋夜何迢迢,迢迢不能寐。
起坐弹孤琴,写此千古意。
《鸣凤》久寂寥,《猗兰》亦憔悴。
往圣既莫作,后贤孰当继。
独怜商山翁,去去复遐逝。
空谷亦何有,紫芝聊可饵。
如何末路中,亦堕留侯计。
羽翼傥不成,鸿鹄将垂翅。
苟可利生民,宁辞暂纡辔。
区区后世名,于翁胡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