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归计久迁延,三十篇诗二十年。
受宠不思身报效,乞骸惟冀上哀怜。
相如旧苦中痟渴,陶令犹能一醉眠。
材薄力殚难勉强,岂同高士爱林泉。
欲知归计久迁延,三十篇诗二十年。
受宠不思身报效,乞骸惟冀上哀怜。
相如旧苦中痟渴,陶令犹能一醉眠。
材薄力殚难勉强,岂同高士爱林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答资政邵谏议见寄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个人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仕途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句“欲知归计久迁延”揭示了诗人长久以来对于归隐的念头,但迟迟未能付诸行动,显示出他对仕途的纠结与犹豫。接下来,“三十篇诗二十年”暗示了他在官场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但并未得到理想的回报。
“受宠不思身报效”表达了诗人虽然受到恩宠,却并未因此忘却自身的责任和报效朝廷的愿望,这体现了他的忠诚和责任感。然而,“乞骸惟冀上哀怜”则流露出他希望能得到皇帝的怜悯,允许他告老还乡。
“相如旧苦中痟渴,陶令犹能一醉眠”引用了司马相如和陶渊明的典故,前者曾因病痛而困苦,后者则能借酒消愁,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健康状况的忧虑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材薄力殚难勉强,岂同高士爱林泉”直抒胸臆,诗人自谦才疏力尽,难以在官场中继续勉强,他更愿意像那些高洁之士一样,热爱自然,享受林泉之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反思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和抉择。
中心郁不悦,在目皆黯惨。
昏月避林色,英华未许揽。
仰面数列星,碧光何湛湛。
下照双凤阙,流金极空嵌。
黑虎卫门户,飞梦去难犯。
吾灵葆安用,视发愧元髧。
还顾二三子,同运致齐感。
神嗒欲无息,味苦转疑澹。
浮名贼大道,日月保铅椠。
安以七尺躯,沈沈局深坎。
与君寻欢日饮酒,颇道欢樽聚能久。
寻常此酒开此筵,不信明朝竟难有。
明朝有酒还坐筵,坐中无我当不欢。
今朝坐中尚有我,已使君泪流如泉。
薄雨霏衫庭拂烟,杨柳丝丝高过肩。
八廊画烛一齐上,廊东玉管廊西弦。
谁知十百燕莺里,匿有四五枯声猿。
燕莺那识猿苦哀,低歌曼唱交徘徊。
钱生亦能歌,为我一字千折回。
恽生亦能唱,为我一咽千恻摧。
蒋君击箸促繁节,熊君起立而掷杯。
使我浩然叹喟不自主,群来揭幕相疑猜。
禾黍关山夏已尽,秋翳横天乱雕隼。
一行动作经年别,一哭真难此时忍。
管声如蟀弦如蛩,绕座还来助凄紧。
未别且弗哭,有酒当饮之。
劝我以醉何敢辞,君还听我前致词。
西夷扰乱南海陲,吾城百里呼吸危。
父母兄弟妻子离散不可料,此行生死吾安知?
果能经年而别复相见,仍当与君欢笑来酌青玻瓈。
不能与君重酌青玻瓈,当筵短短一寸烛,黄金千万难换移。
何不倍其欢乐似前夕,于此飘沙落木之夜少驻春颜颓,不闻鸡唱还毋归。
《蒋熊二君同钱生恽生饯余城西酒垆醉歌留别》【清·姚燮】与君寻欢日饮酒,颇道欢樽聚能久。寻常此酒开此筵,不信明朝竟难有。明朝有酒还坐筵,坐中无我当不欢。今朝坐中尚有我,已使君泪流如泉。薄雨霏衫庭拂烟,杨柳丝丝高过肩。八廊画烛一齐上,廊东玉管廊西弦。谁知十百燕莺里,匿有四五枯声猿。燕莺那识猿苦哀,低歌曼唱交徘徊。钱生亦能歌,为我一字千折回。恽生亦能唱,为我一咽千恻摧。蒋君击箸促繁节,熊君起立而掷杯。使我浩然叹喟不自主,群来揭幕相疑猜。禾黍关山夏已尽,秋翳横天乱雕隼。一行动作经年别,一哭真难此时忍。管声如蟀弦如蛩,绕座还来助凄紧。未别且弗哭,有酒当饮之。劝我以醉何敢辞,君还听我前致词。西夷扰乱南海陲,吾城百里呼吸危。父母兄弟妻子离散不可料,此行生死吾安知?果能经年而别复相见,仍当与君欢笑来酌青玻瓈。不能与君重酌青玻瓈,当筵短短一寸烛,黄金千万难换移。何不倍其欢乐似前夕,于此飘沙落木之夜少驻春颜颓,不闻鸡唱还毋归。
https://shici.929r.com/shici/mWgk9KleH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