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树昔年搆,清秋胜日寻。
轮囷一株古,蔽芾满庭阴。
有月皆澄照,无风亦朗吟。
何当风月下,恒此坐观心。
就树昔年搆,清秋胜日寻。
轮囷一株古,蔽芾满庭阴。
有月皆澄照,无风亦朗吟。
何当风月下,恒此坐观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树与清秋相映成趣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嘉树轩的独特魅力。
“就树昔年构,清秋胜日寻。” 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时间,昔日栽种的古树,在清秋佳日里成为探寻的对象。这里,“构”字不仅指树木的生长,也暗含了人为营造之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轮囷一株古,蔽芾满庭阴。” 描述了古树的形态与环境影响。“轮囷”形容树干盘曲,形象生动;“蔽芾”则描绘出树冠茂密,遮蔽了庭院的景象,营造出一片清凉与宁静。
“有月皆澄照,无风亦朗吟。” 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古树的氛围。无论月光如何洒落,都能清晰地照耀着四周;即使没有微风,古树仿佛也在低吟浅唱,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
“何当风月下,恒此坐观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愿与期待。希望在未来的风月之夜,能长久地静坐于树下,观照内心,体验那份超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嘉树轩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追求。
壮志经摧未肯降,且从禅室借芸窗。
满檐花雨廉纤夜,荷檠膏焚白锡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