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诗飘举似鸿惊,书入扬州子弟评。
圣世由来升俊造,少年已自得声名。
六经正可三冬足,万里聊堪一日行。
更约弥敦同姓乐,能来触咏畅幽情。
君诗飘举似鸿惊,书入扬州子弟评。
圣世由来升俊造,少年已自得声名。
六经正可三冬足,万里聊堪一日行。
更约弥敦同姓乐,能来触咏畅幽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用评字韵和答府教授十二弟》。诗中,诗人以“君诗飘举似鸿惊”起句,赞美对方的诗歌才情犹如鸿雁展翅,令人惊叹。接着,他称赞对方在扬州文坛上已经获得了子弟们的高度评价,显示出早年的名声鹊起。
诗人认为,在这个圣明的时代,有才华的人会被提拔重用,而对方年纪轻轻就已赢得声誉,实属难得。他鼓励对方深入研读儒家经典,即使冬季严寒,也能从中汲取丰富知识,如同度过一个充实的日子。同时,诗人邀请对方一同分享同姓族人的欢乐,共同探讨诗歌,以抒发幽深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流畅,赞扬了对方的文学才华和成就,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期待与交流的热情,体现了宋诗的婉转含蓄之美。
微云澹清夕,置酒临高台。
逍遥敛巾帻,既酌仍停杯。
呼童灭华烛,以待明月来。
始望东南端,复集西北阶。
须臾见光彩,流影渐裴回。
徘徊欲起舞,倾我尊与罍。
圆光皎中天,大地无纤埃。
俯视曲水湄,谩观波萦回。
零露时已盈,桂树先秋开。
城上有警柝,广庭多古槐。
东家嫠妇泣,西家弦管催。
时固有如此,我独何悠哉。
长歌达明曙,乐此平生怀。
南州乱无家,寇盗纵横驰。
白骨蔽原野,火炎城与池。
千里何萧条,四顾令人悲。
倬哉皖公城,当此江之湄。
崇墉上峨峨,阵列纷鱼丽。
明公秉高节,德泽被华滋。
而蒙天子恩,慰尔长渴饥。
大田既多稼,王师良有仪。
君行利攸往,乐土寔在兹。
嘉宾复来集,兼遂平生知。
春兰丽芳渚,鸣凤翔高枝。
裴回歧路侧,未忍言别离。
别离何以赠,载咏南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