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繁台寺》
《九日繁台寺》全文
金 / 赵秉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九日登临一散怀,繁台寺下插花回。

空明衣上波光动,知是扁舟泛月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登高远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繁台寺周边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九日登临一散怀”,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借此排遣心中的愁绪。接下来,“繁台寺下插花回”一句,不仅描绘了繁台寺的环境,也暗示了诗人在此地的活动——插花,增添了一抹生活的雅致与情趣。

“空明衣上波光动”一句,诗人以动态的视角观察,衣衫在微风中轻轻摆动,映照着水面的波光粼粼,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这里的“空明”二字,既形容了天空的清澈明亮,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澄净与超脱。

最后一句“知是扁舟泛月来”,诗人似乎在远处看到了一艘小船在月光下缓缓驶来,这不仅是对眼前景象的描述,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
赵秉文

赵秉文
朝代:金   字:周臣   号:闲闲居士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生辰:1159~1232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猜你喜欢

赠僧孚

北道交游窦了然,手持丹诀口谈禅。

吾年方少不解事,贪酒放歌相助癫。

十载驱车道梁楚,汴水之阳一环堵。

著书直上窥鬻熊,郑圃漆园聊尔汝。

旋闻瞥作去乡行,声迹相辽扫风雨。

我遭官缚未渠央,君割尘缘遽如许。

扁舟三月溯长川,故人投谒俄童颠。

周妻何肉败吾事,成佛定输灵运先。

此行历涉佳山水,随牒不妨行乐耳。

与君更结莲社游,径取盂囊付舟尾。

(0)

秦淮官柳二首·其一

秦淮两潮西复东,淮边杨柳酣薰风。

送春白花去漠漠,避日黄鸟啼匆匆。

陶彭泽多倦官叹,桓琅邪今衰病翁。

此身会复有健日,拟就绿阴横钓篷。

(0)

送寇元弼王文举

无端嵇氏叟,早结曹家偶。

不遂龙蛇藏,翻从牛马走。

东西祇强颜,清镜照人顽。

敧枕知归路,开屏认旧山。

甘心折腰膂,为饱来西楚。

始验釜生鱼,还悲厕中鼠。

两君冰玉人,倾盖许相亲。

何意尘埃地,欻游云汉津。

佳时第行乐,不与华年约。

大白酒交酬,长笺诗间作。

俄报戍期秋,扁舟去莫留。

台乡淮水北,和氏玉坑头。

飘飖同李郭,到岸逢摇落。

俱是长年人,得忘弥日恶。

劳生不自知,会合复何时。

笼鸟槛猿思,烹鸡炊黍期。

此期谅难必,幸勿忘今日。

固有梦依依,可无书一一。

徐国壮山河,黄楼入望多。

后时三五夕,奈尔月明何。

(0)

怀寄周元翁十首·其七

周郎走王都,马足尘翻波。

贺老宦江夏,无人惊雀罗。

出处躁静间,奈此贫病何。

平生解指誓,晚境忽婆娑。

迫死不得休,前言食已多。

尚敢厌闲冷,欻为赴火蛾。

(0)

陈留南城马上简李公年

南郭何人卜筑幽,平田高树带清沟。

隔墙野鸟啼晴昼,驻马行人照白头。

二顷难寻归老计,一樽宜结探春游。

步兵不惜供厨费,更作东风数日留。

(0)

怀寄潘孝本兼简其子言

春色先梅岭,秋声后桂林。

溪通五羊险,云近九疑阴。

无雁难逢信,有猿能伴吟。

一樽烧酒美,应对阿戎斟。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