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貔虎尚桓桓,济旱云霓慰望难。
困我一隅如瓮底,屯军四路待江干。
几回欲往秦庭哭,何日能归赵璧完。
犹倚后园慈竹荫,期君早晚报平安。
王师貔虎尚桓桓,济旱云霓慰望难。
困我一隅如瓮底,屯军四路待江干。
几回欲往秦庭哭,何日能归赵璧完。
犹倚后园慈竹荫,期君早晚报平安。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所作的《书事八首》之五,通过描绘国家军队的英勇与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首联“王师貔虎尚桓桓,济旱云霓慰望难”以“王师”指代国家军队,“貔虎”形容军队勇猛,形象地展示了军队的威武不屈。同时,“济旱云霓”象征着军队在困难时期给予人民希望和慰藉,如同久旱后的云霓,表达了人民对军队的深切期待。
颔联“困我一隅如瓮底,屯军四路待江干”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困境比作瓮底的困局,形象地描绘了国家面临的危机。而“屯军四路待江干”则预示着军队正集结待发,准备迎战,展现了军队的积极应对态度。
颈联“几回欲往秦庭哭,何日能归赵璧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人想象自己多次前往战场,为国家的安危哭泣,同时也期盼着有一天能够看到国家的和平与完整,反映了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
尾联“犹倚后园慈竹荫,期君早晚报平安”以“慈竹荫”象征着国家的庇护和安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期君早晚报平安”则寄托了诗人对国家早日恢复和平的强烈愿望,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和平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军队的赞美、对国家困境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的渴望,是一首充满家国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