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梦初回,晓钟未断,斜月犹明。
短砌蛩吟,遐天雁唳,做尽秋声。半生身世堪惊。
都付与、残阳晓星。月不常圆,花难久驻,今古同情。
残梦初回,晓钟未断,斜月犹明。
短砌蛩吟,遐天雁唳,做尽秋声。半生身世堪惊。
都付与、残阳晓星。月不常圆,花难久驻,今古同情。
此诗《柳梢青·秋晓》以细腻之笔描绘了秋日清晨的景象,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句“残梦初回,晓钟未断,斜月犹明”,诗人从梦境中醒来,耳边还回响着未停的晨钟,而天空中,斜月依然明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下来,“短砌蛩吟,遐天雁唳,做尽秋声”一句,通过蟋蟀的低吟和大雁的长鸣,将秋日特有的声音融入画面之中,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鲜活,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半生身世堪惊”一句,诗人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眼前的景象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都付与、残阳晓星”,诗人将自己的一生寄托于残阳和晨星,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永恒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接受。
最后,“月不常圆,花难久驻,今古同情”一句,诗人以月之不圆、花之易凋,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皆有生命周期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人类情感的普遍性——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面对生命的无常,都有着相似的悲喜之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时间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深切感悟。
玉池双桐近百尺,天台古藤垂万年。
昔从泰岱问封禅,攫拿龙虎盘风烟。
空堂无人老狐入,夜深屋脊鸺鹠泣。
白雁飞归五百年,两行苍翠沾衣湿。
一株藓蚀稍空腔,一株劲直不肯降。
离纚琐碎散璎珞,砚池乱落柏子香。
题名远纪熙宁代,东坡旧友分明在。
耤田手诏保宁军,元畅楼高碧山对。
仕隐事不同,丘壑心自远。
芳尘践已旷,故阴别未损。
高馆抗遥扉,虚亭纳近巘。
密石拒奔辙,鸣泉赴平阪。
羁禽倦屡栖,野鹤饥自饭。
修竹迎夏长,落花感春晚。
但见微雨生,如逢去子返。
林合风徐通,云低山半偃。
衔杯悦寂寥,陈诗展诚恳。
川途阻洄溯,丹青慰偃蹇。
幽赏谁与言,尚友有嵇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