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戈头土花碧,长平城下坑降卒。
将军战骨化黄埃,此物尚随锄钁出。
识铭漫灭蛟龙形,犹带征人燐血青。
也知在德不在险,四海承平安用兵。
长平戈头土花碧,长平城下坑降卒。
将军战骨化黄埃,此物尚随锄钁出。
识铭漫灭蛟龙形,犹带征人燐血青。
也知在德不在险,四海承平安用兵。
这首明代袁华的《长平戈》以长平之战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沉痛的历史画面。首句“长平戈头土花碧”形象地展示了战场的残酷,戈头上的泥土斑驳,暗示着战争的痕迹和士兵的牺牲。接下来,“长平城下坑降卒”直接点出赵括兵败被坑之事,令人触目惊心。
“将军战骨化黄埃”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无情,连将军的遗骸都融入了尘土之中。诗人通过“此物尚随锄钁出”,表达了对战争遗迹的感慨,即使岁月流转,战争的痕迹仍然可见。“识铭漫灭蛟龙形,犹带征人燐血青”两句,通过模糊的铭文和磷火,展现出战争的阴森与悲凉,以及士兵们生命的短暂与坚韧。
最后两句“也知在德不在险,四海承平安用兵”,诗人借古讽今,指出真正的胜利源于道德而非地理优势,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滥用武力的反思。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请以连城璧,敌君明月珠。
明月之珠安所如,鬻价双环千万馀。
灵蛇蚌胎相对烨,小星大星纷天衢。
道逢磊落见吾子,楚水吴山石齿齿。
鄱阳十月风气寒,夜静蛟龙不敢起。
蛟龙奋跃从东来,汉武秦皇安在哉。
联翩注弩三千士,破浪直射吼奔雷。
英雄驾驭赫神祖,手戮鲸鲲混区宇。
当年战骨乱如麻,祇今夜夜号风雨。
浩浩长江万里流,秣陵王气胜中州。
采桑岐陌知谁是,夫婿青丝坐上头。
鸳鸯片片成双瓦,参差绿架绾春愁。
圣主当轩朝策士,匹马长安暂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