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守净所作的《偈二十七首》中的第十六首。它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这两句描绘了流水顺其自然地从山上流下,片云悠然地归回洞穴的画面,暗示着世间万物皆遵循自身的规律,不带任何刻意或强求。这里的"有意"和"无心",揭示了自然界的自在与超脱。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诗人进一步将这种自然的观念引申到人生,希望人们能像云和水一样,顺应自然,随缘而行,心境如云般自由,生活如水般流动。即使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如铁树开花(象征着极难实现的愿望),也能如同春天般充满生机和希望。
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鼓励人们保持内心的宁静,顺应生活的变迁,即使在困境中也要抱持乐观和希望。
移舸依山根,履级凌缈缥。
湖阴匿奥区,悬径羊肠绕。
下上勤穿筑,精庐寄霞表。
辟圃设亭台,卉石皆可宝。
俨彼神鳌背,文理镂妙巧。
飘唾天风秋,云物示鳞爪。
足底泱漭水,群峦拥奇矫。
主人笼万有,道欲一壑老。
啸歌荡虚空,闲酌亲飞鸟。
孤攀隔堤携,我亦赘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