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末翠楼出,诗眼巧安排。
天公一夜,削出四面玉崔嵬。
畴昔此山安在,应为先生见挽,万马一时来。
白鸟飞不尽,却带夕阳回。劝公饮,左手蟹,右手杯。
人间万事变灭,今古几池台。
君看庄生达者,犹对山林皋壤,哀乐未忘怀。
我老尚能赋,风月试追陪。
木末翠楼出,诗眼巧安排。
天公一夜,削出四面玉崔嵬。
畴昔此山安在,应为先生见挽,万马一时来。
白鸟飞不尽,却带夕阳回。劝公饮,左手蟹,右手杯。
人间万事变灭,今古几池台。
君看庄生达者,犹对山林皋壤,哀乐未忘怀。
我老尚能赋,风月试追陪。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水调歌头·其一》。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玉峰楼的景象,"木末翠楼出"形象地写出楼阁高耸入云,犹如翠绿的宝石矗立在树梢之上。"诗眼巧安排"则赞美了提举张晋英的才情,使得这座楼不仅是建筑的杰作,更是诗意的栖息地。
"天公一夜,削出四面玉崔嵬"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山峰陡峭如玉,仿佛是天公一夜之间精心雕刻而成。诗人接着感慨,这座山昔日的存在可能也是为了迎接张晋英的到来,引来万马奔腾般的气势。
"白鸟飞不尽,却带夕阳回"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壮丽,白鸟翱翔,夕阳西下,构成一幅动态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接下来,诗人劝酒言欢,借酒表达对人生的感慨,认为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之中,唯有风月长存。
最后,诗人以庄子的典故,提醒张晋英即使身为达者,也应保持对生活哀乐的深深关怀。而自己虽年事已高,仍愿在风月陪伴下,与友共赋诗篇,体现了词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友情。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展现了辛弃疾豪放而又细腻的词风。
军人莫采芑,佳人莫梦兰。
采芑地不生,梦兰徵验难。
即戎有简书,内私置若干。
城边戈可枕,塞上雪可餐。
寄衣是何日,缩肉且忍寒。
烽火时一红,泪落山鬼间。
重气自轻生,而暇忧摧残。
君看交河水,万马饮不乾。
愿河向东流,东流近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