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君侯续旧祠,眼中人事几推移。
登科士有同朝愧,忧国心惟异代知。
长路屡曾经此地,高风真足壮吾诗。
不须感慨深怀古,风雨催人鬓易丝。
谁为君侯续旧祠,眼中人事几推移。
登科士有同朝愧,忧国心惟异代知。
长路屡曾经此地,高风真足壮吾诗。
不须感慨深怀古,风雨催人鬓易丝。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昌平学宫和刘谏议祠韵》。诗中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人事更迭的感慨,以及对先贤精神的敬仰。
首句“谁为君侯续旧祠”,以设问开篇,引出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与思考。接下来,“眼中人事几推移”一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让人感受到岁月无情。
“登科士有同朝愧,忧国心惟异代知”两句,通过对比不同朝代的士人,表达了对忠诚与忧国之心的赞美。登科士在同朝时或许会因种种原因感到羞愧,但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却是跨越时代的共鸣。
“长路屡曾经此地,高风真足壮吾诗”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精神的追慕。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多次经过此地,被先贤的精神所感动,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最后,“不须感慨深怀古,风雨催人鬓易丝”一句,以自然界的风雨比喻人生的无常,提醒人们不必过于沉溺于对过去的感慨,因为时光匆匆,岁月催人老去。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