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辇鳌山出上京,长安宫阙暮云平。
千枝火树宜春苑,万炬金莲不夜城。
艳舞娇歌游客醉,靓妆华饰丽人行。
江楼此夕频搔首,饱看梅花上月明。
凤辇鳌山出上京,长安宫阙暮云平。
千枝火树宜春苑,万炬金莲不夜城。
艳舞娇歌游客醉,靓妆华饰丽人行。
江楼此夕频搔首,饱看梅花上月明。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元夜的繁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时节日的热闹与欢乐。首句“凤辇鳌山出上京”,以凤辇和鳌山起笔,营造出皇家出行的盛大场面,暗示了节日的隆重。接着,“长安宫阙暮云平”一句,将视线从皇宫引向广阔的天空,暮云平铺,既衬托出节日的宁静,也预示着夜晚的来临。
“千枝火树宜春苑,万炬金莲不夜城”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灯火辉煌的场景。火树金莲,不仅照亮了整个城市,也渲染出节日的喜庆氛围。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灯火的数量夸张为千枝和万炬,突出了节日的盛况。
“艳舞娇歌游客醉,靓妆华饰丽人行”则聚焦于人物活动,通过“艳舞”、“娇歌”、“游客醉”、“靓妆华饰”等词,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的欢愉与美丽。游客们陶醉在音乐与舞蹈之中,而丽人们则以华丽的装扮行走在街头,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最后一句“江楼此夕频搔首,饱看梅花上月明”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江楼上,诗人独自一人,面对着明亮的月光和盛开的梅花,不禁回忆起过去与友人在长安共度佳节的情景。这里的“搔首”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绪的纷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再现了明代长安元夜的盛况,同时也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使得作品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个人的深情与思考。
黯然情绪。西风里,垂杨攀尽千树。
俊游几日共长安,一别翩如雨。待化作、南飞翠羽。
登高重吊佗城古。
怕少日题诗,败壁满尘沙,难认旧时缣素。
相对眼底黄花,尊前绛蜡,临分江管还赋。
鬓丝禅榻袅茶烟,静听风铃语。便绾就、离愁万缕。
来朝难挽斑骓去。
盼得将、梅枝寄,已是冬残,故人何处。
考功旧卷,恁情味辛酸,那堪重把。
悲来念著,又费泪痕如泻。君道伊家错嫁。
便不错、怎生抛下。凭教呕尽心肝,总有沉哀难写。
侬也。离愁暗惹。恨好梦轻消,烛灰香灺。
今生明月,更誓来生良夜。休问恩缘真假。
只长记、尊前花下。许多默旨深言,记着都应如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