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城百雉郁嵯峨,城下风来涌漫波。
云静遥天飞鸟迥,潮平孤屿夕阳多。
风帆点点迷烟树,山磬迢迢度薜萝。
十二危阑都倚遍,关心无那月明何。
荒城百雉郁嵯峨,城下风来涌漫波。
云静遥天飞鸟迥,潮平孤屿夕阳多。
风帆点点迷烟树,山磬迢迢度薜萝。
十二危阑都倚遍,关心无那月明何。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江城夕眺》描绘了一幅荒凉而静谧的江城晚景图。首句“荒城百雉郁嵯峨”,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城墙的高大和荒凉,"嵯峨"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城墙的峻峭。次句“城下风来涌漫波”则通过风起江面,浪花翻涌,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寥。
第三句“云静遥天飞鸟迥”,通过静止的云彩和远飞的孤鸟,展现出空间的辽阔与孤独感。第四句“潮平孤屿夕阳多”,潮水退去,孤岛映衬着夕阳余晖,增添了画面的凄美。
第五句“风帆点点迷烟树”,视线转向江面,远处的船只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更显出江城的宁静与远方的神秘。最后一句“十二危阑都倚遍,关心无那月明何”,诗人独自倚栏,满心愁绪,只能将目光投向明亮的月光,表达了对家乡或亲人的深深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城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明末文人士大夫的孤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