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长忆共吟游,儒释风骚道上流。
莲幕少年轻谢朓,雪山真子鄙汤休。
也应有作怀清苦,莫谓无心过白头。
欲附别来千万意,病身初起向残秋。
秣陵长忆共吟游,儒释风骚道上流。
莲幕少年轻谢朓,雪山真子鄙汤休。
也应有作怀清苦,莫谓无心过白头。
欲附别来千万意,病身初起向残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怀金陵李推官僧自牧》。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怀念之情的诗歌。
"秣陵长忆共吟游,儒释风骚道上流。"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过去与朋友在秣陵(今江苏镇江)共同游历、吟咏诗词和讨论儒家及佛教经典的美好时光有着深刻的回忆。"风骚道上流"可能指的是他们当时交流的思想和文化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有所体现。
"莲幕少年轻谢朓,雪山真子鄙汤休。"
这里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一是年轻时期就早早辞世(谢朓)的莲幕少年,另一是隐居于雪山之中的真子,他们都选择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
"也应有作怀清苦,莫谓无心过白头。"
诗人认为,就算是那些看似超然物外的人,也难免会有所思念和内心的痛苦,不应简单地说他们不在乎世事而年华老去。
"欲附别来千万意,病身初起向残秋。"
末尾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寄托自己的无限情感,但却因为身体虚弱,刚刚从病中恢复过来,便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深秋。这反映出诗人的多重心境和复杂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及往事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学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