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黍苍茫剩废邱,空将浩荡怨灵修。
雁鸿北去无消息,耿耿寒星下戍楼。
禾黍苍茫剩废邱,空将浩荡怨灵修。
雁鸿北去无消息,耿耿寒星下戍楼。
这首诗《徐州杂感和半园壁间韵》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通过描绘荒凉的景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与人事沧桑的感慨。
首句“禾黍苍茫剩废邱”,以“禾黍”象征往昔的繁荣与生机,“苍茫”则渲染出一片辽阔而荒凉的景象,“剩废邱”点明了昔日繁华之地如今只剩废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哀叹。
次句“空将浩荡怨灵修”,“灵修”常指古代帝王或贤人,此处暗含对逝去时代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空虚与失落的情绪,似乎在责怪那些曾经引领时代的伟人未能留下更多正面的影响。
第三句“雁鸿北去无消息”,以南飞的大雁和鸿雁比喻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它们北去后便无从得知其行踪,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隐含着对远方消息的期待与渴望。
最后一句“耿耿寒星下戍楼”,“耿耿”形容星光明亮而持续,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情感,如同寒夜中的星光般明亮而孤独。“下戍楼”则指向诗人身处的环境,可能是在边疆或偏远之地,暗示了诗人可能身处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中,内心充满忧虑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描绘荒凉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深刻地反映了对历史的反思、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与深邃的思想内涵。
碎碎织细练,为君作?繻。君行岂有顾,忆君是妾夫。
昔者得君书,闻君在高平。
今时得君书,闻君在京城。
京城华丽所,璀璨多异人。
男儿多远志,岂知妾念君。
昔者与君别,岁律薄将暮。
日月一何速,素秋坠湛露。
湛露何冉冉,思君随岁晚。
对食不能餐,临觞不能饭。
截坂卧芳甸,蓄势停奔泉。
寻源极窈窕,凿坎客盘旋。
朝阳漱六英,颢气流芳鲜。
岩石迸玉色,洗髓无岁年。
冰绡皓以张,缟带扬风前。
玉佩长陆离,双垂若斗妍。
深潭染浓碧,嘘沫浮云烟。
琴筑厉高响,细涧收么弦。
触耳听已莹,旷想心冷然。
风尘有倦思,盘陀净可眠。
濯发散高咏,秀撷天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