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标格阆风乡,薄薄铅华淡淡妆。
月地向谁孤弄影,雪天蓦地忽闻香。
征鞍处处频回首,羌管声声欲断肠。
天上玉妃新谪堕,游蜂不敢近花傍。
天然标格阆风乡,薄薄铅华淡淡妆。
月地向谁孤弄影,雪天蓦地忽闻香。
征鞍处处频回首,羌管声声欲断肠。
天上玉妃新谪堕,游蜂不敢近花傍。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道渭的《梅花》系列中的第十首。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独特之美和它不为世俗所动摇的高洁品格。
"天然标格阆风乡,薄薄铅华淡淡妆":这两句诗描写梅花生长在自然界中的纯净与清新。"阆风"指的是梅花盛开时的气息和风味,而"薄薄铅华淡淡妆"则形容梅花瓣的颜色,既不浓烈也不鲜明,却自有一种淡雅脱俗的美感。
"月地向谁孤弄影,雪天蓦地忽闻香":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梅花在寒冷中独自绽放,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即便是在严冬之际,梅花依旧能以其独有的姿色和芬芳吸引人们的注意。
"征鞍处处频回首,羌管声声欲断肠":这两句诗描绘了旅途中行人对美丽景物难以忘怀的情感。"征鞍"指的是远行的人所乘坐的马匹,而"羌管"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来形容边塞之地。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梅花之美的深刻回忆和难以抑制的情感波动。
"天上玉妃新谪堕,游蜂不敢近花傍":这两句诗则是对梅花之美的最高颂扬。"玉妃"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美丽,而"游蜂不敢近花傍"则表明连细小的昆虫也不敢轻易接近如此庄严纯洁的花朵。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外形、香气和生长环境的精致描绘,展现了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所代表的高贵品质与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受和深沉情感。
长河之流几万里,骇若泻自天上来。
奔湍冲山拔地走,直有到海无邪回。
人之所观乃流沬,犹以激射忧天摧。
想其根源发声势,如纵烈火烧千雷。
古来走死万万脚,竟莫识自何来哉。
我疑鸿荒混沌日,冲破天地之元胎。
夸娥摇头巨灵走,避不敢道曾疏开。
锄耰之成乃畎浍,欲计议此诚可咍。
长帆大舰不敢绝,尚恐飘去无垠涯。
愚儿脚惯踏潢潦,安敢逆此加溯洄。
山岩岩兮谷幽幽,水无人兮自流。
始与谁兮乐此,昔之游者兮今非是。
清吾樽兮洁吾斝,欲御以酒兮谁宜寿者。
山蘼春兮野鹿游,亭无人兮飞鸟下。
喜公有遗兮乐相道语,从人以游兮告以其处。
高公所望兮卑公所游,公为庐兮燕笑以休。
摭山果以侑酒,登溪鱼而供羞。
仰春木以搴华,俯秋泉而漱流。
公朝来兮暮去,肩乘舆兮马两御。
来与我民兮不间以处,谁不此留兮公则去遽。
花垂实兮树生枝,我公之去兮今忽几时。
知来之不可望兮,悔去而莫追。
人皆可来兮公何不归,青山宛宛兮谁为公思。
玉海澄中粹,金山拔外佳。
无前谁与敌,独进不容偕。
列象明星璧,遗思结馆娃。
一麾迎日下,四海望霖乖。
今见询佥允,从来注意谐。
推沟常己任,济域定民皆。
富裕吴中俗,优游治外怀。
樽环常满客,醉拥坐添钗。
贱子儒名业,平生客旁淮。
尘埃方困顿,时命两沉埋。
居拙思营窟,炊穷欲析骸。
毛生祢衡刺,麻繫吕匡鞋。
海远狂图酌,天高妄欲阶。
请虽非义得,来实为贫嗟。
况是常瞻目,将希未施崖。
虽然愚者虑,庶享恶人斋。
肉骨非难力,铭心谢莫涯。
定须为进互,庶或未愚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