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栉凭栏眺锦城,烟笼万井二江明。
香风满阁花盈户,树树树梢啼晓莺。
未栉凭栏眺锦城,烟笼万井二江明。
香风满阁花盈户,树树树梢啼晓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早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未栉凭栏眺锦城”,诗人站在未修剪的栅栏边俯瞰着远处繁华如织的城市。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景色,更传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栅栏在这里成为观赏和隔离的界限,诗人通过它来欣赏这座锦城。
“烟笼万井二江明”,随后,诗人笔触转向城市中的水系。这两句构成了对比鲜明的画面:一边是迷雾缭绕的古老街道,一边是清晰可见的江流。这里的“二江”可能指的是具体的地理位置,但在这首诗中,它更像是在强调水的存在和流动。
接下来的两句,“香风满阁花盈户,树树树梢啼晓莺”,则是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这里的“香风”不仅传递了春天特有的气息,也让人联想到诗中所处环境的宁静与美好。“花盈户”则更增添了一份生机勃发之感,似乎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命力。而最后一句“树树树梢啼晓莺”,以“啼晓莺”的鸟鸣声作为结束,不仅点缀了早晨的宁静,也让读者仿佛能够听到春天清晨的自然交响乐。
整首诗通过对城市与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和谐共存的画面。春天的气息在这里被细致地捕捉并传达给读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这美好早晨的喜悦之情。
往年薄游宴渚亭,高秋霜落波光清。
今年持节又来宴,菱叶荷花香半城。
城南倒插泰山脚,城北沈涵海气横。
周围尽浸楼台影,鱼鸟惯闻箫鼓声。
锦堂流出珍珠冷,花底漂摇碎光炯。
名泉多在府第中,绣帘深掩胭脂井。
推波委涛到北渚,汇蓄涵渟数十顷。
虹桥桁柳平分破,巨壑云庄入烟瞑。
济南名士多老成,行台突兀皆名卿。
尊中正有李北海,坐上宁无杜少陵。
堰头腊瓮满船求,歌舞要送行人行。
江南风景已不殊,渚亭即是西湖亭。
西园老树摇清秋,画船载酒芳华游。
登山临水袪烦忧,物色无端生暮愁。
百年此地旃车发,易水迢迢雁行没。
梁门回望绣成堆,满面黄沙哭燕月。
荧荧一炬殊可怜,膏血再变为灰烟。
富贵已经春梦后,典刑犹在靖康前。
当时三山初奏功,三山宫阙云锦重。
璧月琼枝春色里,画阑桂树雨声中。
秋山秋水今犹昔,漠漠荒烟送斜日。
铜人携出露盘来,人生无情泪沾臆。
丽川亭上看年芳,更为清歌尽此觞。
千古是非同一笑,不须作赋拟《阿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