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际泠风起,飒然湖上秋。
远波明岛屿,层雾隐林丘。
鸟下溪田熟,钟鸣谷寺幽。
驰驱念于役,心赏若为酬。
蘋际泠风起,飒然湖上秋。
远波明岛屿,层雾隐林丘。
鸟下溪田熟,钟鸣谷寺幽。
驰驱念于役,心赏若为酬。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湖面上的一幅宁静而富有层次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首先,"蘋际泠风起,飒然湖上秋",开篇即以清冷的秋风和湖面的景象勾勒出秋天的氛围,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远波明岛屿,层雾隐林丘",远处的波光与岛屿相映成趣,而层层叠叠的雾气则将山丘隐藏在朦胧之中,增加了画面的神秘感和空间的深远感。
"鸟下溪田熟,钟鸣谷寺幽",诗人又转向对自然生态的描写,鸟儿在成熟的稻田中飞翔,山谷中的寺庙传来悠扬的钟声,这一切都显得格外宁静祥和。最后,"驰驱念于役,心赏若为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虽然忙碌奔波,但内心仍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好,却难以找到合适的言语来表达这种情感的丰富与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哲理的探索。
金色晦尘垢,人疑以为鍮。
石有洁白姿,昧者比琳璆。
丝缲不尽绪,谁与结绸缪。
竹可裁笙竽,奈何困薪槱。
匏黄已落蒂,岁序飒惊秋。
土壤厌卑湿,山川嗟阻修。
革车召武士,折敌当与谋。
木铎一奋剑,为君斩倡优。
春来雾雨久不收,上元三日月如秋。
倾城娱乐竞沽酒,旧岁丰登仍足油。
楼前灯山烧荻火,光影动摇桑落洲。
太守凭高列歌吹,游人烘笑观俳优。
铜盘贮梅插乌帽,从兵小史斥下楼。
侍觞行食皆官妓,目眙不言语或偷。
短长赤白皆莫校,但取一笑馀何求。
譬如饮酒且为乐,不问甘苦醉即休。
归来紞如打五鼓,春寒惨惨吹驼裘。
群儿嬉戏尚未寝,更看紫姑花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