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别驾临苕溪,行厨携客寻幽奇。
五湖浩荡三江永,绿净不知凡几顷。
凭高纵望心目开,便可一倾三百杯。
疑与尘寰不同宇,弹压风光须妙语。
只恐挥毫惊蛰龙,金相玉质音玲珑。
风流别驾临苕溪,行厨携客寻幽奇。
五湖浩荡三江永,绿净不知凡几顷。
凭高纵望心目开,便可一倾三百杯。
疑与尘寰不同宇,弹压风光须妙语。
只恐挥毫惊蛰龙,金相玉质音玲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开篇“风流别驾临苕溪,行厨携客寻幽奇”两句,通过“风流”一词烘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别驾临苕溪,是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享受;“行厨携客寻幽奇”,则是对山水间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
接下来的“五湖浩荡三江永,绿净不知凡几顷”两句,展现了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五湖浩荡三江永”描绘出湖泊和河流连绵不绝的壮丽画面;“绿净不知凡几顷”,则是对山水间翠绿色彩的赞美,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忘却时间的意境。
中间的“凭高纵望心目开,便可一倾三百杯”两句,是对山水之间眺望和饮酒愉悦情景的描绘。“凭高纵望心目开”,表现了诗人在高处远眺时的心旷神怡;“便可一倾三百杯”,则是借饮酒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
后两句“疑与尘寰不同宇,弹压风光须妙语”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与自然界之间差异性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疑与尘寰不同宇”,是诗人在体验到大自然之美后,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和疏离;“弹压风光须妙语”,则是在呼应前文对于自然之美的描绘,强调了对这份美好景致的珍视。
最后两句“只恐挥毫惊蛰龙,金相玉质音玲珑”表达了诗人对于书写此情此景时的慎重态度和技艺上的追求。“只恐挥毫惊蛰龙”,是担心自己的笔触无法捕捉到自然界中动静之美;“金相玉质音玲珑”,则是在赞叹诗中的语言美,表达了对文字之美的追求和艺术表现力的自信。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在艺术创作上的追求和技艺上的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