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崇效寺看花之约事后方知有赵尧生太史曾刚甫杨筼谷二部郎复作一首》
《崇效寺看花之约事后方知有赵尧生太史曾刚甫杨筼谷二部郎复作一首》全文
清 / 李希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浮生哀乐尽消磨,纵酒凭君更放歌。

已办苦吟淹日月,祗宜流涕向山河。

心情越鸟难随马,世事吴蚕欲化蛾。

却被汝阴居士笑,年来担上看春多。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名为《崇效寺看花之约事后方知有赵尧生太史曾刚甫杨筼谷二部郎复作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与自然美景的珍视。

首联“浮生哀乐尽消磨,纵酒凭君更放歌”,诗人感叹人生的悲欢离合终将随着时间流逝而消逝,于是借酒浇愁,放声高歌,试图在短暂的生命中寻找一丝慰藉。

颔联“已办苦吟淹日月,祗宜流涕向山河”,进一步阐述了诗人通过诗歌创作来寄托情感,尽管时间漫长,但只能对着山川河流默默流泪,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颈联“心情越鸟难随马,世事吴蚕欲化蛾”,运用比喻手法,以越鸟难以随马飞翔,吴蚕即将化为蝴蝶,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渴望自由飞翔,又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

尾联“却被汝阴居士笑,年来担上看春多”,诗人自嘲被汝阴居士嘲笑,却也从这笑声中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尤其是年年来此观赏春天的美丽景色,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和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人生无常时的乐观态度。

作者介绍
李希圣

李希圣
朝代:清

希圣(1864年-1905年)清末官员,诗人。字亦元,号卧公,湖南湘乡(长沙)人。生于清穆宗同治三年,卒于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年四十二岁。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荐举经济特科。初治训诂,通古今治法,尝纂《光绪会计录》以总综财赋,又草《律例损益议》,张百熙等极重之。百熙奉诏管学,引以为助。希圣通籍后始学为诗,有作必七律,以玉溪生(李商隐)自许,著有《雁影斋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桃花岩

地势下临郧子国,山光遥射楚王城。

惟有桃花岩上月,曾闻李白醉吟声。

(0)

赠张山人

极数幽人百尺松,岁寒枝节引清风。

世途险易抛身外,人事荣枯落掌中。

药有灵根秋转活,面多和气老犹红。

行人借问生前事,何事天津久未通。

(0)

观蚕

大巧不为蚕上簇,机妇飞梭双注目。

腹空万绪徒自劳,缣素如山人未足。

(0)

建茶一首

建茶一杯午睡起,除渴蠲烦无此比。

满庭叶暗啼野莺,平地雨足生春水。

定心宁息守丹灶,执固养和归赤子。

破须速补勉旃修,危可求安灼然理。

成事何论轩冕贵,收身早占云泉美。

开门纳盗误人多,闭关扫轨从今始。

(0)

方逢原借示方干先生诗以集句诗赠之·其三

醉醒多在钓鱼矶,越国云溪秀发时。

只用篇章为教化,声声可作后人师。

(0)

和萧十六人名·其二

式微子叹归期滞,疏钟皓月僧窗睡。

满郭丹枫已送秋,李白桃红春又至。

绿杨朱户锁娉婷,燕赵一笑谁相视。

红颜回盼能溺人,有若大川无际涘。

吾曹操行薄云天,去险就平当择地。

严君平昔教诸子,肯向赣江为此事。

勿损仁义纵欢娱,力与主张兴废坠。

不才强使酬杜诗,搦管宁能言鄙志。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