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裴中丞出使》
《送裴中丞出使》全文
唐 / 杨巨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一清淮甸假朝纲,金印初迎细柳黄。

辞阙天威和雨露,出关春色避风霜。

龙韬何必陈三略,虎旅由来肃万方。

宣谕生灵真重任,回轩应问石渠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péizhōngchéngchū使shǐ
táng / yángyuán

qīnghuáidiànjiǎcháogāngjīnyìnchūyíngliǔhuáng
quētiānwēi

chūguānchūnfēngshuāng
lóngtāochénsānlüèyóuláiwànfāng

xuānshēnglíngzhēnzhòngrènhuíxuānyìngwènshíláng

翻译
清澈的淮河地区暂时担当朝廷大权,金色印信初次迎接细柳的黄色
在告别皇宫时接受上天的威严与恩泽,出关去抵挡春寒以避开风霜
不必展示龙韬中的古代兵法,勇猛的军队自古以来就威震四方
宣告皇命给世间百姓是重大的责任,回到官署应询问石渠阁的官员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送别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官员离职的祝愿,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惜别之情以及对其未来任职的美好期望。

“一清淮甸假朝纲,金印初迎细柳黄。”这里“淮甩”指的是淮河边上的地方,而“朝纲”则是国家政权的象征。诗人通过描绘早春时节,柳树刚刚发芽,金印(即官印)也刚被授予,表达了对朋友新任职务的祝贺。

“辞阙天威和雨露,出关春色避风霜。”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送别时的心情。辞阙,即辞别;天威,指帝王之权力;和雨露,比喻温柔和煦的恩泽。这里表达了对朋友即将面临的权力变革以及自然界春意盎然景象的描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朋友未来旅途中所要避免的困难和挑战。

“龙韬何必陈三略,虎旅由来肃万方。”龙韬即皇帝的车驾,是权力与尊贵的象征;陈三略,指的是古代军事家陈平的三策,即高深莫测的计谋。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朋友不必多虑,只需以坦荡之心处理国政,所向披靡。

“宣谕生灵真重任,回轩应问石渠郎。”宣谕,指的是发布命令;生灵,即百姓;真重任,表达了对朋友担负的职责的重要性。诗人在这里表明了朋友作为官员肩负着民众的福祉,是一项重大而神圣的责任。

“回轩应问石渠郎。”这句中,“回轩”指的是返回车驾,象征着官员离职;“石渠郎”,可能是对朋友的一种尊称或昵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即将启程的惜别情怀,同时也暗示了一种期待和询问——期望朋友在外能够顺利完成使命,并且期待着能够听到他的好消息。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表现出深厚的情谊与对友之未来美好的祝愿。

作者介绍
杨巨源

杨巨源
朝代:唐   字:景山   籍贯: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   生辰:789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猜你喜欢

钓船归/添声杨柳枝

绿净春深好染衣。
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
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

(0)

爱孤云/添声杨柳枝

闲爱孤云静爱僧。
得良朋。
清时有味是无能。
矫聋丞。
况复早年豪纵过,病婴仍。
如今痴钝似寒蝇。
醉懵腾。

(0)

行路难/梅花引

缚虎手。
悬河口。
车如鸡栖马如狗。
白纶巾。
扑黄尘。
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作雷颠。
不论钱。
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
更为寿。
青鬓常青古无有。
笑嫣然。
舞翩然。
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
遗音能记秋风曲。
事去千年犹恨促。
揽流光。
系扶桑。
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0)

望西飞/清商怨

十分持酒每□□。
□□□□□。
□计留春,春随人去远。
东流□□□□。
□□□、好凭双燕。
望断西风,高楼帘暮卷。

(0)

东阳叹/清商怨

流连狂乐恨景短。
奈夕阳送晚。
醉未成欢,醒来愁满眼。
东阳销瘦带展。
望日下、旧游天远。
泪洒春风,春风谁复管。

(0)

要销凝/清商怨

雕梁寻巢旧燕侣。
似向人欲语。
试问来时,逢郎郎健否。
春风深闭绣户。
尽便旋、一庭花絮。
要自销凝,吟郎长短句。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