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洲棹影荻花凉,欸乃一声江水长。
赖有莼风堪斫脍,便无花月亦飞觞。
山中世已惊东晋,席上人多赋晚唐。
何处鱼羹不可饭,蚤拚泉石入膏肓。
沧洲棹影荻花凉,欸乃一声江水长。
赖有莼风堪斫脍,便无花月亦飞觞。
山中世已惊东晋,席上人多赋晚唐。
何处鱼羹不可饭,蚤拚泉石入膏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开头两句“沧洲棹影荻花凉,欸乃一声江水长”中的“沧洲”指的是河岸边的平地,“棹影”则是划船时竹竿在水中的倒影,与“荻花凉”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清凉脱俗的氛围。接下来的“欸乃一声江水长”则以一个小小的声音点出了江水流动的悠长。
第三、四句“赖有莼风堪斫脍,便无花月亦飞觞”,诗人借助了“莼风”(一种香草)和“斫脍”(烹饪食物时的香味),通过对比表达了即使没有鲜花与明月,也能享受到山中的美好。
最后四句“山中世已惊东晋,席上人多赋晚唐。何处鱼羹不可饭,蚤拚泉石入膏肓”,诗人提到山中的人们已经对东晋时期的繁华感到震惊,而席间的人们则常常吟咏晚唐时期的诗词。最后两句通过“何处鱼羹不可饭,蚤拚泉石入膏肓”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满足和享受,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沉醉。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以及对历史时期文化的回顾和借鉴,表现出了诗人的高雅情怀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亸吟鞭、雁峰高处。曾游长寿仙府。
年年长见瑶簪会,霞杪盖芝轻度。开绣户。
笑万朵香红,剩染秋光素。清箫丽鼓。
任滟玉杯深,鸾酣凤醉,犹未洞天暮。尘缘误。
迷却桃源旧步。飞琼芳梦同赋。
朝来闻道仙童宴,翘首翠房玄圃。云又雾。
身恍到微茫,认得胎禽舞。遥汀近浦。
便一苇渔航,撑烟载雨,归去伴寒鹭。
王公子。青春更才美。风流慕连理。
耶溪一日,悠悠回首凝思。
云鬟烟鬓,玉佩霞裾,依约露妍姿。送目惊喜。
俄迂玉趾。同仙骑。洞府归去,帘栊窈窕戏鱼水。
正一点犀通,遽别恨何已。媚魄千载,教人属意。
况当时。金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