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仲庶殿院寄示与吕冲之马仲涂唱和诗六篇邀予次韵焉·其五次韵临淮感事》
《吴仲庶殿院寄示与吕冲之马仲涂唱和诗六篇邀予次韵焉·其五次韵临淮感事》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楚舸高帆未可开,满帆风暴作阴雷。

圣文亹亹伤漂溺,世路纷纷自往来。

浮磬犹闻传激越,沉妖不见锁渊回。

连陂蛙黾鸣无数,安得周官为洒灰。

(0)
注释
舸:古代的一种船。
风暴:比喻社会动荡或困难。
亹亹:形容教诲连续不断。
漂溺:比喻人们迷失或困苦。
世路:指世俗的道路,人生旅途。
浮磬:古代庙堂中用以报警的乐器。
沉妖:比喻邪恶势力。
蛙黾:蛙和小蛤蟆,这里泛指蛙类。
周官:指周代的官员,这里可能象征有权威的治理者。
洒灰:比喻清除污秽或解决问题。
翻译
楚地的船只高高扬起的帆还不能启航,因为满帆之下风暴如阴雷般轰鸣。
神圣的教诲不断让人感叹,世间的人们在纷纷扰扰中各自奔波。
即使水中浮磬的声音依然激越传来,深水中的妖邪却无法被封锁回转。
池塘边蛙声阵阵,无数蛙黾鸣叫,怎奈何没有周朝官员来扫除这尘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题为《吴仲庶殿院寄示与吕冲之马仲涂唱和诗六篇邀予次韵焉(其五)次韵临淮感事》。诗中,诗人以楚国船只出航前的景象开篇,暗示了即将面对的困难:“楚舸高帆未可开,满帆风暴作阴雷。”这里的“风暴”象征着世路的艰难和人生的变故。

接着,诗人感慨圣贤的教诲虽能警醒人心,却无法阻止世人陷入困境:“圣文亹亹伤漂溺,世路纷纷自往来。”“亹亹”形容圣文深长有力,但“漂溺”一词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无奈。诗人观察到即使有警示,人们依然在世间纷扰中各自奔波。

“浮磬犹闻传激越,沉妖不见锁渊回”一句,以“浮磬”比喻世间的清音,虽能激起共鸣,但“沉妖”(暗指邪恶势力)依然潜伏,难以根除。“锁渊回”形象地描绘了这些恶势力深藏不露,难以遏制。

最后,诗人借青蛙鸣叫的场景,表达对社会公正的期待:“连陂蛙黾鸣无数,安得周官为洒灰。”“连陂蛙黾鸣”象征着百姓的疾苦之声,而“周官洒灰”则源自古代祭祀时用灰烬驱邪的习俗,诗人希望有公正的力量能够扫除不平。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和对社会公正的呼唤,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沉郁风格。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岳鄂王墓

前相汪黄后相秦,力图恢复竟何人。

朱仙路近旌旗晚,古汴城高草木春。

江月照空埋剑狱,胡沙遮断属车尘。

栖霞岭下将军冢,夜夜悲风起石麟。

(0)

题莫景行棣华碑

传家谱牒今无恙,达世歌辞每见情。

原上鹡鸰曾共难,山中鸥鸟亦同盟。

及时行乐俱闲暇,晚节交游各老成。

零落棣华谁与问,紫霞柶处是佳城。

(0)

中秋对月次张行中韵

桂树悬香四散飘,金风玉露满璇霄。

中秋有月偏澄澈,万里无云倍泬寥。

壮志每从诗上见,闲愁都向酒边消。

美人莫道音尘绝,只隔盈盈一水遥。

(0)

思云轩为罗师尚赋

思亲长日看云生,亲殁因轩寓旧名。

先世独推罗仲素,今人重见狄怀英。

心关瞑色随乌集,目极秋容与雁征。

每为三山歌陟岵,萧萧风雨候鸡鸣。

(0)

素华内景为毛启宗赋

内景元从太素分,空花无际住缤纷。

室生虚白光疑月,肤达中黄气若云。

玉局降神从地见,宝珠遗响自天闻。

碧桃木老春常在,方外谁能识隐君。

(0)

挽谨严先生方直卿

赋罢归田返故庐,神游乐国类华胥。

遗经绝笔无司马,学礼趋庭有伯鱼。

春树暮云空忆汝,屋梁落月倍愁予。

谨严斋冷留图像,尘掩前朝荐鹗书。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