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息人间三百年,寻常兴废不须怜。
崖州此死终无补,中国何年坏守边。
信国不来知有罪,鲁斋当仕岂忘天。
太空不语乾坤病,万岁千秋老泪涟。
瞬息人间三百年,寻常兴废不须怜。
崖州此死终无补,中国何年坏守边。
信国不来知有罪,鲁斋当仕岂忘天。
太空不语乾坤病,万岁千秋老泪涟。
这首明代陈献章的诗《次韵孙御史拟吊崖》以深沉的历史感慨为主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忠臣悲剧的同情。首句“瞬息人间三百年”描绘了时间的流转,暗示世事沧桑;“寻常兴废不须怜”则表明诗人认为历史上的兴衰更替是常态,无需过分哀怜。
“崖州此死终无补”聚焦于孙御史在崖州的不幸遭遇,表达对其无法改变大局的无奈;“中国何年坏守边”进一步揭示出诗人对于边防失守的担忧,以及对国家未来安全的忧虑。
“信国不来知有罪”提及信国(可能指文天祥等抗元英雄)未至,暗示孙御史的牺牲或许并非无罪,但也反映出对忠臣未能得到公正对待的遗憾。“鲁斋当仕岂忘天”提到鲁斋(可能指某位儒家官员),强调即使在官场,也不能忘记对天下的责任。
最后两句“太空不语乾坤病,万岁千秋老泪涟”以天地无声来象征国家的病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长远前景的悲观,以及对孙御史身后留下无尽的哀伤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对忠良的深深同情。
归期小雪已中春,常恐传言远未真。
慎莫锱铢论得丧,政须平等视冤亲。
悬知江海山林士,不中功名富贵人。
闻道扁舟期访我,来时莫带庾公尘。
刮磨习气如洗爵,惟馀好古情未薄。
向来诗轴入松门,便对屠门先大嚼。
吾侪事业如石田,笔墨魔人妨夜眠。
如公万卷瘖不吐,使者旁午谁见怜。
方今神武拓疆土,超擢贤才固其所。
莫叹簿书官禄微,黄钟大吕生一黍。
布谷作五更,鹪鹩亦司辰。
田师遽束缊,请火起近邻。
耕耘岂辞劳,常虞秋计贫。
匽薄垄亩间,努力不自珍。
秋风落高原,罢亚千顷云。
公子岂知田,得师自农人。
归来坐虚室,却扫富贵昏。
架插河间书,门引霍三宾。
锄耰翰墨场,寒窗澹炉熏。
六籍圣人师,百家素王臣。
骫骳离骚经,妙语泣鬼神。
灵文陋诅楚,高论追过秦。
泛览四库馀,瓦砾半珠蠙。
游心领其要,开卷得其人。
门前风作埃,肥马走搢绅。
岂知歌钟地,辛苦事斯文。
懒夫江海士,履声远王门。
未暇到此室,归欤老斲轮。
我客汴之滨,梦寐大刀头。
幸逢刘伯伦,衣冠少其流。
胡床白羽扇,语稳气不浮。
异时果下马,彷佛遍九州。
每思张翰鲈,为登王粲楼。
食贫节益苦,异哉居拙谋。
宣州虽多贤,禄仕恐未优。
长女嫁及时,大儿婚可求。
长才不自献,澹与众人俦。
君其吏隐欤,吾亦沧海游。
道散士不守,君子利为上。
交游固窦灌,父子亦歆向。
繄我二三友,日月共照临。
殊乡不殊习,异族岂异心。
吾徒拙身谋,要是沧海客。
大材费伐剪,古乐难考击。
相逢聊解颜,把酒听软语。
断水洗垢病,戛玉开未寤。
男儿生堕地,脚迹付九州。
不知谁主盟,会此车与舟。
愿毕已醉杯,竟比难得欢。
明朝黄子别,离恨已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