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渔家傲.三月十八雨中,同杜茶村、韩尔铉、黄稚曾过饮钱础日十峰草堂,同用范希文原韵》
《渔家傲.三月十八雨中,同杜茶村、韩尔铉、黄稚曾过饮钱础日十峰草堂,同用范希文原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渔家傲

说鬼谈天矜博异,自循短发无生意。

醉舞仙仙鸲鹆起。深径里,怕窥狂态门须闭。

何用扊扅嗟百里,吾生自有驱愁计。

却笑天公烦恼地。浑如寐,朝朝只洒花间泪。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在雨中与友人相聚饮酒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

词的开篇“说鬼谈天矜博异”,以轻松幽默的口吻,描述了聚会时大家谈论各种奇闻异事的情景,流露出一种随性自在的心态。“自循短发无生意”则转而表达出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暗示着聚会中的欢愉难以掩盖对生命短暂的忧虑。

“醉舞仙仙鸲鹆起”一句,生动描绘了众人在酒醉后的狂欢场景,如同仙人般自由自在,仿佛连鸲鹆(一种鸟名)也被这欢乐气氛所感染,翩翩起舞。这种夸张的描写,既展现了聚会的热烈氛围,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深径里,怕窥狂态门须闭”两句,通过想象中的深径和紧闭的门户,营造了一种隐秘、神秘的氛围,似乎在暗示聚会的私密性和不可言喻的深层含义。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外界世俗眼光的不屑,以及对内心世界纯粹享受的追求。

“何用扊扅嗟百里,吾生自有驱愁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乐观与豁达。即使面对远方的忧愁,他相信自己有办法驱散内心的阴霾,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最后,“却笑天公烦恼地。浑如寐,朝朝只洒花间泪。”以戏谑的口吻,将上天比作烦恼的源泉,而人间则是泪水的海洋。但诗人却以乐观的态度看待这一切,仿佛是在嘲笑天公的烦恼,同时也暗示着即使生活中充满困难与挫折,人们依然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式去面对和化解。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悲善才

穆王夜幸蓬池曲,金銮殿开高秉烛。

东头弟子曹善才,琵琶请进新翻曲。

翠蛾列坐层城女,笙笛参差齐笑语。

天颜静听朱丝弹,众乐寂然无敢举。

衔花金凤当承拨,转腕拢弦促挥抹。

花翻凤啸天上来,裴回满殿飞春雪。

抽弦度曲新声发,金铃玉佩相瑳切。

流莺子母飞上林,仙鹤雌雄唳明月。

此时奉诏侍金銮,别殿承恩许召弹。

三月曲江春草绿,九霄天乐下云端。

紫髯供奉前屈膝,尽弹妙曲当春日。

寒泉注射陇水开,胡雁翻飞向天没。

日曛尘暗车马散,为惜新声有馀叹。

明年冠剑闭桥山,万里孤臣投海畔。

笼禽铩翮尚还飞,白首生从五岭归。

闻道善才成朽骨,空馀弟子奉音徽。

南谯寂寞三春晚,有客弹弦独凄怨。

静听深奏楚月光,忆昔初闻曲江宴。

心悲不觉泪阑干,更为调弦反覆弹。

秋吹动摇神女佩,月珠敲击水晶盘。

自怜淮海同泥滓,恨魄凝心未能死。

惆怅追怀万事空,雍门感慨徒为尔。

(0)

赠别郑判官

窜逐勿复哀,惭君问寒灰。

浮云本无意,吹落章华台。

远别泪空尽,长愁心已摧。

二年吟泽畔,憔悴几时回。

(0)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二

见君乘骢马,知上太山道。

此地果摧轮,全身以为宝。

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

但勖冰壶心,无为叹衰老。

(0)

春日独酌二首·其二

我有紫霞想,缅怀沧洲间。

思对一壶酒,澹然万事闲。

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

长空去鸟没,落日孤云还。

但恐光景晚,宿昔成秋颜。

(0)

野田行

风昏昼色飞斜雨,冤骨千堆髑髅语。

八纮牢落人物悲,是个田园荒废主。

悲嗟自古争天下,几度乾坤复如此。

秦皇矻矻筑长城,汉祖区区白蛇死。

野田之骨兮又成尘,楼阁风烟兮还复新。

愿得华山之下长归马,野田无复堆冤者。

(0)

稽山贺老粗知名,吴郡张颠曾不易。

奔蛇走虺势入坐,骤雨旋风声满堂。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