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飞下残鳞,千岩万壑皆填委。
乾坤一色,不知身隔,蓬莱几里。
疑是瑶英,盛开元圃,被风敲碎。
倚危楼极目,长江渺处,浑错认、沙鸥起。
依约青帘遥指。记山家、酒香无比。
访梅江路,何时归唤,小苍长耳。
孙案袁门,不妨高卧,足娱书史。
且摩挲霜鬓,嘲吟冰著,共荆人喜。
玉龙飞下残鳞,千岩万壑皆填委。
乾坤一色,不知身隔,蓬莱几里。
疑是瑶英,盛开元圃,被风敲碎。
倚危楼极目,长江渺处,浑错认、沙鸥起。
依约青帘遥指。记山家、酒香无比。
访梅江路,何时归唤,小苍长耳。
孙案袁门,不妨高卧,足娱书史。
且摩挲霜鬓,嘲吟冰著,共荆人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水龙吟·乘雪登仲宣楼》,其中融合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从文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登上仲宣楼,观赏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将自己置身于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之中。
“玉龙飞下残鳞,千岩万壑皆填委。”这里的“玉龙”形象生动,隐喻着雪花纷飞,如同神龙降临,使得山石林立尽被覆盖,显示了诗人对雪景奇伟之美的赞叹。
“乾坤一色,不知身隔,蓬莱几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观赏中忘却了自我与自然界限的感受,宛如进入了传说中的仙境蓬莱。这里的“乾坤”指代宇宙,整体色彩统一,强调了一种超脱现实的美妙境界。
“疑是瑶英,盛开元圃,被风敲碎。”诗人将雪花比作瑶英(一种美玉),盛开于仙园中,但又被风吹得四散,这不仅描写了雪花的洁白与脆弱,更反映出自然界的无常。
“倚危楼极目,长江渺处,浑错认、沙鸥起。”诗人在高楼上极目远望,只见长江辽阔,水波纹路难以分辨,而那沙洲上的鸟儿却悠然自得,这里体现了诗人的胸襟开阔与对自然之美的领悟。
“依约青帘遥指。记山家、酒香无比。”诗人在远处眺望着那些隐约可见的绿色窗棂,回忆起山中家园以及那里的美酒,这些细节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好记忆的留恋。
“访梅江路,何时归唤,小苍长耳。”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之际,去寻访梅花的期待,以及对未来归期的询问。这里的小苍长耳或许是某种动物,或许是比喻,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渴望与不安。
“孙案袁门,不妨高卧,足娱书史。”诗中提及孙案(可能指的是历史人物或书籍中的地名)和袁门,这里传达了一种安逸自得的情景。诗人不介意于高处安卧,以此享受着书海的乐趣。
“且摩挲霜鬓,嘲吟冰著,共荆人喜。”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同享受冬日雪霜、饮酒畅谈的情景,这里的“共荆人喜”强调了一种友情和欢乐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的高雅情操和深厚文化底蕴,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