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宣州开元寺》
《题宣州开元寺》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古风

南朝谢朓城,东吴最深处。

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

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

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

溪声入僧梦,月色晖粉堵。

阅景无旦夕,凭阑有今古。

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

(0)
翻译
南朝的谢朓城,位于东吴的最深远之处。
曾经的王朝如鸿雁般消逝,只留下古寺隐藏在烟雾缭绕的山谷中。
楼阁高达九十尺,回廊环绕着四百根柱子。
高低错落之间,清风拂过松桂树丛。
青苔映照着朱红色的楼阁,白鸟相互鸣叫。
溪水潺潺声入僧人的梦乡,月光洒在洁白的墙壁上。
日夜变换的景色尽收眼底,倚栏而望,古今人事如过客。
主人盛情挽留,邀请我品酒赏雨,观赏前山春意盎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古老寺庙的幽深与静谧,通过对建筑、自然景观和历史氛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南朝谢朓城,东吴最深处。”开篇即设定了空间背景,南朝时期的谢朓城,位于东吴最为隐秘之地,营造出一股历史的沉淀与孤寂的氛围。

“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这里通过对“亡国”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时光流逝、往昔不复的感慨。古老的建筑物,如同历史的见证,静默地隐藏在烟雾之中。

“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诗人通过对寺庙结构的细节描写,强调了其宏伟与壮观,同时也映衬出一份超凡脱俗的情怀。

“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在这样的古建筑群落中,即便是自然风光,也显得格外生动。风轻拂过松桂之上,仿佛能够听见历史的低语。

“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苔藓覆盖着红色的楼阁,呈现出一种岁月沧桑之感。而白鸟在空中交织着和谐的鸣叫,与自然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

“溪声入僧梦,月色晖粉堵。”溪水潺潺的 声音渗透进僧人的梦境,而柔和的月光则洒在白色的墙壁上,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阅景无旦夕,凭阑有今古。”诗人通过对景物的观赏,没有感到时间的流逝,只是在栏杆旁感受到了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情怀。

“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最终,诗人希望能在这片古迹中稍作停留,用一壶酒来陪伴自己,面对着春天的细雨,享受这一份难得的宁静与孤独。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明自己颂

旷大劫来祇如是,如是同天亦同地。

同地同天作么形,作么形兮无不是。

(0)

偈颂一百零九首·其二十

老瞿昙,没碑记。占慈氏机先,埋通天界至。

也须还我坐具地。

(0)

偈颂一百零九首·其三十七

心不是佛,智不是道。唯此一事,如何寻讨。

赤水得之非珍,昆岗拾来非宝。寒山子,曾了了。

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

(0)

偈颂一百零九首·其一○一

沩仰两爷儿,采茶机对机。

只知呈体用,不觉露枪旗。

正值风和日暖,何妨把手同归,子规啼破已多时。

(0)

颂古

扫地泼水相公来,最好三门八字开。

祇恐玉堂便归去,未容莲社久追陪。

(0)

赞三十六祖颂·其十一

咄哉瞿昙氏,唯富那夜奢。

不拘有无种,遍地法莲华。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