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榻萧然唯坐卧,风雨欺人打窗破。
数片飞花何处来,寒食清明病中过。
疏狂閒忆少年时,问柳寻花夜不归。
春衣一任酒狼籍,玉山自有人扶持。
日月变迁衰相现,世途迫隘令人倦。
耳冷那闻白雪歌,眼寒不识春风面。
怀君著书坐僧房,呼儿与拨浮蛆香。
往浇万卷文字肠,莫学病夫多感伤。
一榻萧然唯坐卧,风雨欺人打窗破。
数片飞花何处来,寒食清明病中过。
疏狂閒忆少年时,问柳寻花夜不归。
春衣一任酒狼籍,玉山自有人扶持。
日月变迁衰相现,世途迫隘令人倦。
耳冷那闻白雪歌,眼寒不识春风面。
怀君著书坐僧房,呼儿与拨浮蛆香。
往浇万卷文字肠,莫学病夫多感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章甫在清明节期间身患疾病,独处僧房的情景。首句“一榻萧然唯坐卧”刻画出诗人生活的孤寂与落寞,风雨交加更增添了凄凉气氛。接着,“数片飞花何处来,寒食清明病中过”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节日氛围的感触,病痛中度过这个传统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疏狂”生活,问柳寻花,夜不归家,充满了青春活力。然而,如今“春衣一任酒狼籍,玉山自有人扶持”,暗示了诗人借酒浇愁,只能依靠自己支撑病弱之躯。随着岁月流转,“日月变迁衰相现,世途迫隘令人倦”,诗人感叹人生的衰老和世事的艰难。
“耳冷那闻白雪歌,眼寒不识春风面”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美好事物的麻木,以及对世态炎凉的冷漠。最后,诗人以“怀君著书坐僧房,呼儿与拨浮蛆香”收束,寓含着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希望通过写作排解心中苦闷,劝诫他人不必过于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病痛的哀愁,又有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展现了宋代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后则尽入里湖,抵暮始出,断桥小驻而归,非习于游者不知也。
故中山极击节余闲却半湖春色之句,谓能道人之所未云禁苑东风外,饧暖丝晴絮,春思如织。
燕约莺期,恼芳情偏在,翠深红隙。
漠漠香尘隔。
沸十里、乱弦丛笛。
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
柳陌。
新烟凝碧。
映帘底宫眉,堤上游勒。
轻暝笼寒,怕梨云梦冷,杏香愁幂。
歌管酬寒食。
奈蝶怨、良宵岑寂。
正满湖、碎月摇花,怎生去得。
翠屏围昼锦。
正柳织烟绡,花易春镜。
层阑几回凭。
看六桥莺晓,两堤鸥暝。
晴岚隐隐。
映金碧、楼台远近。
谩曾夸、万幅丹青,画笔画应难尽。
那更。
波涵月彩,露裛莲妆,水描梅影。
调朱弄粉,凭谁写,四时景。
问玉奁西子,山眉波盼,多少浓施浅晕。
算何如、付与吟翁,缓评细品。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
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
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
共凄黯。
共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
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
无语消魂,对斜阳、衰草泪满。
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
瑶台月冷,佩渚烟深,相逢共话凄凉。
曳雪牵云,一般淡雅梳妆。
樊姬岁寒旧约,喜玉儿、不负萧郎。
临水镜,看清铅素靥,真态生香。
长记湘皋春晓,仙路迥,冰钿翠带交相。
满引台杯,休待怨笛吟商。
凌波又归甚处,问兰昌、何似唐昌。
春梦好,倩乐风、留驻琐窗。
妆额黄轻,舞衣红浅,西风又到人间。
小雨新霜,萍池藓径生寒。
输它汉宫姊妹,粲星钿、霞佩珊珊。
凉意早,正金盘露洁,翠盖香残。
三十六宫秋好,看扶疏仙影,伴月长闲。
宝络风流,何如细蕊堪餐。
幽香未应便减,傲清霜、正自宜看。
吟思远,负东篱、还赋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