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郎中母挽诗》
《吴郎中母挽诗》全文
明 / 李舜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独乘鹤驾去安之,俪美高堂彼一时。

总角图诗多自授,荐筵蘋藻尚人知。

河山百里天书映,邑井千年母德垂。

惟有沾襟身贵后,大夫无日不亲思。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挽诗《吴郎中母挽诗》表达了对逝去的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首句“独乘鹤驾去安之”,以仙鹤的形象寄托对亡母升天的想象,暗示其高尚纯洁的灵魂已远离尘世。次句“俪美高堂彼一时”回忆母亲生前的贤德,与高贵的家族相得益彰。

“总角图诗多自授”描绘了母亲年轻时就教导孩子诗书,体现了她的教育智慧和慈爱。接着,“荐筵蘋藻尚人知”用古代祭祀时献上的水草(蘋藻)象征母亲的美德如同佳肴,长久被人铭记。

“河山百里天书映,邑井千年母德垂”两句,将母亲的德行比作照亮河山的天书,以及流传千年的乡井风俗,强调其深远影响。最后,“惟有沾襟身贵后,大夫无日不亲思”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即使身居高位,也时刻感念母亲的教诲,无一日不在心中追忆和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是对母亲的深情悼念,也是对她一生品德的赞美。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朝代:明   字:汝谐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六月朔得谔斋弟书·其二

窃禄成濡滞,离家有岁年。

每听连夜雨,更忆对床眠。

任性难谐俗,谋身拙信天。

宁知折腰后,种秫尚无田。

(0)

甲寅九月南堂先生归里计日抵家见忆代书

去日旅愁尽,归时乐事偏。

秋余黄叶后,人到菊花先。

城郭惊乡土,妻儿说墓田。

从来为客久,此别只经年。

(0)

弹子矶

高棱刺青天,根脚拄水府。

盘涡潜毒蛟,昏黑神所怒。

回波拒行舟,篙者力如虎。

悬崖侧欲颓,尾发时一竖。

妖星兆汉年,刃血赭南土。

弹射峰峦穿,山灵亦遭侮。

茫茫太古云,流石气成雨。

峭壁罗青红,妙绘色惟五。

凌涛驾飞梁,欲陟绝步武。

松风饯孤舟,交影日卓午。

(0)

横泾村舍

玉杯初罅小池莲,村酒经蚕味可怜。

移过林端樯孑孑,碧沙洲外水摇天。

(0)

听弹琵琶偶成一绝

酒怀依约想当年,倦倚交床听四弦。

最爱隋唐宫调稳,晚凉风定落花前。

(0)

天寿山

十三峰势望中分,剩水残山倚夕曛。

古道秋磷飞碧草,荒陵石马卧寒云。

黄巾作难终亡汉,白马遗封尚祀殷。

惆怅百年无故老,凭谁指点说遗闻。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